第3章 追求完美


  尽管利德尔在田径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名扬全国,但他依然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爱丁堡大学学报杂志《大学生》1923年12月号写道:

  “凡是具备埃里克式的非凡才能者,99人中有99人都会变得无比傲慢,令人难以忍受,可是我们这一位却是例外的第100人。他不喜 欢别人赞扬,竭力避免公众的注目,尽管这些他都当之无愧。”田径场上的一位队友曾问过他,如何能抵御自以为是、自我吹嘘的诱惑,他的回答言简意赅,保持本色:“我通过祷告上帝做到这点。”

  利德尔既不在乎名声,又不图博得掌声,那么,驱使他去争取胜利、去忍受疲劳的极限、甚至超越这种局限的惊人的动力源泉究竟是什么呢?有人曾就此问过他,为何他常常能耗尽全力,在最后时刻扭转乾坤,转败为胜?他的回答是:“事实是,我不喜欢被打败。”

  看来,他甚至不愿被公共汽车打败!有一次在爱丁堡,他和一群田径队友外出训练,一辆公共汽车驶近并响起了喇叭声,这对跑步选手无异于一次比试身手的挑战。然而只有利德尔有精力、有决心与之一搏,他在后面追赶着,终于在临近小山坡顶上时跑到了公共汽车的前面。“我就是不愿被击败。”当朋友们最后赶上他时,他气喘吁吁地对他们说。

  然而,在埃里克·利德尔内心还有一股更大的动力,激励他不断进取。无论着手做什么,他都力求完美;无论与公共汽车争速、竞争奥运会金牌,还是处理生活中的日常事务。T.T.弗奇尼牧师是天 津救济院教堂的神父,利德尔曾在该教堂做过礼拜,并于30年代在该教堂举行婚礼。他在利德尔去世后曾说:“埃里克无论做何事,务必做好。他有追求完美的癖好。我常常感到十分惊讶,作为全世界的飞毛腿之一,他讲话和做事却慢得出奇。这是因为,做事稍有差错,他都会抱憾不已。”

  “每当我想起埃里克,一幅真实反映我和他共同生活的图景就出现在脑海里。”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早期,在天津和利德尔同住一幢公寓的乔治·多林博士在文章中写道:“他走进我的房间,他的蓝眼睛显得特别明亮,仿佛刚刚发现了什么新的秘密,手里拿着一本《新约全书》。‘瞧,乔治,’他喊道 ,并指给我看这行文字:你们要完全。‘上帝如此说,祂也如此要求我们,’埃里克说,‘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埃里克做到了这点。他以此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准则。每当他觉得没有达到完美的生活准则——每天早晨他都要面对上帝,用这一准则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每当他未能按耶稣的要求力臻完美,他就会有负罪感,于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

  埃里克·利德尔在跑道上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努力追求完美,不打丝毫折扣,以此为上帝增添荣耀。这当然不是说,利德尔的信条就是为了取胜可以不惜任何代价。赛跑使他精神振奋,他渴望胜利,希望证明自己是参赛项目中的最佳人选,但他从不追求个人荣誉,也从不为自己非凡的田径才能而沾沾自喜。他争胜的动机高尚,不掺一分杂念。一位友人曾问他,是否为自己的获胜而祷告,他的回答独具个性:“不,我从不为自己赢得胜利而祷告。自然,我为运动会的成功祷告,其中也包括为上帝增添荣耀。”

  利德尔的信仰基本上属于原教旨主义:他相信,耶稣之钉死于十字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确信《圣经》是上帝教诲的记录,他相信服从上帝,以上帝的意愿作为个人的意愿是教徒生活得以成功的必备条件。A.P.卡林说他“在思维、判断、行为、言语上处处遵循上帝的意旨,其虔诚的程度无人能超越,也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

  “服从上帝的意志是一种不为人知的精神认知和内心感悟……我们必需把自己坦陈在祂面前,正视自己。人生最勇敢的时刻就是毫不畏缩、毫不抱怨、公正而客观地正视自己的时刻。没有实际行动的自我反省是无益而有害的。对自己所见所闻该如何行事呢?正确的行动就是献身于上帝。”利德尔在1942年所写《基督信徒指南》一书中如是说。

  卡林经常听他说到“无私奉献”一词。他脑中念念不忘的就是,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必须全然听从上帝的支配。

  “他把全部心智和精力都用来实现这一理想。他面临的困难绝不比我们少。大家切勿以为,他面前就没有诱惑,正如我们大家一样,他也面对着慵懒、软弱、退缩等等的诱惑。但他不懈地学习,定期参加奉献活动,坚持忏悔,坚持祷告,清晨早起,并用一二小时集中精力领悟耶稣教导的和《圣经》传达的上帝意旨,所以他能排除诱惑奋力前进。

  清晨与上帝的交流是利德尔言行一致、精神力量的源泉。在他的余生中,日日坚持不辍。30年代后期,在利德尔担任福音传教士的华北教区医院当外科医生的肯尼思·麦柯尔回忆当时清晨他们一起默祷的情况。“那清晨的‘静谧时光’成了我们质疑解惑的时间,”麦柯尔解释道,“我们总是静坐1小时左右,倾听上帝的教诲并和祂交谈。万籁俱寂,我们俩常常相视而笑,仿佛在分享内心的愉悦。”

  “他究竟有何秘密?当时我曾就此向他提问,”日寇在华拘留营的一位被拘者后来写道,利德尔在此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两年,“但我实际上已有所了解,因为我丈夫和他同拘一室,并参与了他的秘密。每天早晨6时左右,他就从双层床的上铺起身了,悄悄地爬过依然熟 睡的室友身子,然后和我丈夫两人,紧挨着坐在一张中国式小桌子旁边,油灯亮光恰好能照亮桌上的《圣经》和笔记本。窗帘还紧紧地拉着,不让油灯光外泄,以免巡逻的哨兵误认为有人企图逃跑。他俩悄悄地诵读着,做着祷告,思考着这一天的职责,并记下要做的事情。

  “埃里克常作祈祷,并不限于固定时间,当然,他也不会错过当时情况下能够安排的祷告会或圣餐仪式。他时时刻刻都在和上帝交流,而且全然出于本能,就像一个上教会学校学习内心忏悔方法的学生能做的那样。”

  利德尔似曾受过1918年由美国传教士弗兰克·布奇曼(后卷入更具政治性质的“道德重整运动”)发起的“道德整治运动”的影响,这一运动在20—30年代十分活跃。该运动的成员必须承认并忏悔其 罪行,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并公开宣布接受基督的信仰。构成其信仰的四项必备的道德因素是诚实、纯洁、无私和博爱。

  尽管没有具体证据能证明利德尔就是该运动的成员,但他确实参加过该运动组织的许多会议及宗教聚会,并在1932年对它发表了赞颂备至的讲话。

  “该运动给我个人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力量,一种不思自来的告诫力量,使我更愿意把我内心深处的思想向上帝倾诉。在我待在该国期间,我从来未见过比‘道德整治运动’成员更生气蓬勃,把上帝的精神体现得更清楚明白的人。”

  利德尔在精神上从来不自以为高人一等;他不把自己的信仰强加于人,对不能达到他高标准要求的人,也从不指责。他的一位好友写道,“在我记忆中,我从未听到埃里克说过别人不好的话。相反,对那些被认为无可救药的人,我却常常听到他指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他常说:‘你们说的都对,可我们依然能把他造就成了不起的基督徒’。”

  利德尔最喜欢的圣经节录之一,即保罗在给科林斯人第一封信中对爱的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爱和同情的实质,这比僵化的神学教条要优越得多。卡林写道:“他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事,就在于体现上帝的爱;就像真正的教徒生活中,爱是至高无上的需要一样。”他在天津时,不止一次给予乔治·多林和其他两位同住一寓的友人这种上帝的爱。多林说道:“我们三人距埃里克自我要求的标准相差甚大,但他始终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我知道,任何时候我都可以信赖埃里克。 没有什么能吓倒他。他的爱真诚伟大,无所畏惧——犹如上帝的爱。”

  他那平和的微笑,那双闪光的蓝眼睛以及从容的幽默感,能化解任何争执,能平息任何宗教看法上的争吵和差异。

  玛丽·汉密尔顿还能记得利德尔在爱丁堡莫宁塞得教堂(现为埃里克·利德尔中心)青年救济会当干事时的情况。她至今还珍藏着下面这张请柬,上面写着:
 
玛丽,担任了重要角色的玛丽
我们正企图略施小计
但愿我们有幸能怂恿你
前来青年救济会的驻地
即将来临的周二就是聚会的日期
八时三十分我们将欣然恭候你。

  晚会上有一项叫做“钓鱼”的游戏——这是一根细绳子加上一只弯曲的钉子,用来钓装有三明治和圆面包的小袋子。埃里克“钓”着了一个,但他悄悄地吹开包装袋,把食物重新装了进去。他自以为没有人看见这一切,直到下一次聚会,玛丽揭穿了这个小花招。“哪儿有埃里克在,哪儿就有笑声。”她回忆道,“他总给人一种文雅而可爱的幽默感。”

  “埃里克身上最打动我的,”他妻子弗萝伦丝说道,“就是他的幽默感。有时人们对他的意见强烈不满,甚至说出一些令人十分难堪的话,可埃里克只是平静地一笑了之,这常常使我百思不解。可今天我想,这是因为在他心中坚信真理在自己这边,他确信生气发火绝对于事无补。

  “埃里克并非神圣而难以接近,一点也不。他富有幽默感,这常使他能摆脱被误解的尴尬局面。他在施展幽默时,脸无表情,令人难以捉摸,你得仔细观察他的眼睛。假如你仔细看,就能从这双眼睛看出真相。”

  在利德尔向公众公开承认了自己的信仰以后,他希望通过赛跑为主争光就成了他更大的心愿。D.P.汤普森相信,利德尔公开信仰后,短跑成就“比以前更辉煌”,这无疑说明,“精神解放对人的头脑和体魄的影响,就像它对人的灵魂的影响一样深远。”在公开信仰以后不久,利德尔就破了英国100码赛跑纪录,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20年后,他的老友A.P.卡林说道:“从一个只具有一般能力和才智的普通人,成长为具有惊人才智的人物,埃里克不愧为杰出的楷模,而且通过圣灵的力量,他似乎还在不断获取新的才智。”无 疑,卡林在说此话时深信,正是存在于利德尔心中的圣灵,使他从一般的好人升华为卓越人物。

  汤普森称利德尔公开自己基督徒身分之举为其“一生中精神上的最伟大的时 刻。”利德尔的父母是传教士,所以他是在基督信仰的氛围中长大的。在埃尔塞姆学院时,他每周定期上圣经课,尽管从不参加讨论会。15岁时,他就成了爱丁堡教会的正式成员。他协助成立了学校教会改革运动支部,还参加了爱灵顿医学布道会。然而,汤普森写道,“令人不解,同时也使他自己感到困惑的是,为何他一直对自己的教徒身分保密。他行善的影响,无可怀疑——这是人人都承认的——可是他始终没有泄露自己的秘密,始终没有公开承认自己是主的仆人。”

  1923年春天,已成为苏格兰著名田径运动员的利德尔,应汤普森之邀,在苏格兰中部工业重镇阿梅德尔的一次福音布道会上发表演说。这是格拉斯哥学生布道团组织向苏格兰该地区宜讲福音的系列布道会之一。布道团是各教派的联合体,利德尔的哥哥罗勃,系其活跃成员之一。“我尽可能直截了当、理由充分地向他提出这次邀请,”汤普森回忆道,“埃里克沉默了一会,低下头,想了片刻,然后以我十分熟悉的语调答道:‘行,我来!’”

  尽管有利德尔的名望、身分作号召,来阿梅德尔市政厅参加布道会的听众并不踊跃——大约只有七八十人出席听他布道。没有当代福音布道特有的动听介绍,没有策划者的恳切祈求和充满激情的呼吁捐款,也没有令人难以抗拒、诱人激奋昂扬的演说。他羞怯、缺乏自信,是 个十足的平庸演说者。面对公众发表演说,对利德尔来说是一桩烦心事,他哥哥罗勃对此也有同感。然而,那天晚上出席的人听得非常仔细、专心。此后的几年中,他的大量听众也总是凝神倾听他的演说。打动他们的不是语言技巧,而是他那顽强的个性、对信仰的坚定信念 以及讲话中所提到的、解决群众日常遇到问题的方法。

  “他绝非伟大演说家,”一位前路德派传教土马西·迪曼逊回忆道。他被拘于日军在华战俘营中时,曾听过利德尔的宣讲布道,“但他能用那双奇妙、清澈的蓝眼睛,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不错,那正是他发言时给我留下的最深记忆——那双奇妙的眼睛及其闪闪发光的神采。”

  伊恩·查尔逊在探索塑造《烈火战车》中利德尔一角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正是利德尔具备的平凡而实事求是的品质,使他的感召力大大增加。“我的看法是,他从不把自己的信仰强加于人。他说话温和从容,谈话内容总是实有其事——他谈自己,谈信仰,谈那天早上他 的所作所为。”

  《烈火战车》制片人戴维·帕脱南爵士清楚地记得埃里克的遗孀弗萝伦丝第一次看了影片后发表的评论。“瞧你那个小个子男人(指查尔逊),他做的那些事,埃里克本人可从来没做过。”她指的是查尔逊在发表演说时口若悬河。“埃里克可不会演说。每当他面对广大人群,需要把内心的信念向他们讲清楚时,总感到不知所措。他清楚自己的弱点,并为此感到十分遗憾。”

  利德尔决定在阿梅德尔发表演说,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拒绝要他阐述自己信仰的邀请,除非他身体不适,无法如约。十多年后,利德尔在中国天津的一所大学任教,曾和他同住一幢公寓的友人说道,“只要健康允许,埃里克从不拒绝为上帝宣讲的机会,这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项准则。结果,在一天中他常常得主持四次甚至五次礼拜仪式,不断从一处赶往另一处。可他从不把这当成负担。他只是如实地讲——通常以那天早上他从上帝那儿获得的启迪为主题。”

  从那以后,他坚定不移地走上了这条路,一直至生命的最后。汤普逊坚信,这在他求学期间就已决定,现在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这就是让自己的意志无条件地服从上帝。决心遵循这一原则,使利德尔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他放弃赢得奥运会金牌的机会,从而惹怒了全国公众。


上章 目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