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掖后进的柯医生
Dr. Sidney Herbert Carr
(1872-1914)


远赴中华医疗宣教

1872年柯医生在英格兰北部的加利城(Carlisle, England)出生,取得爱丁堡大学医学士学位。1900年加入内地会,积极装备自己往中国作医疗宣教士。不料,中国爆发义和团之乱,百多名宣教士殉道。柯医生在灵里几番挣扎,数度延期,终于1901年9月6日赴华。当时,拳乱刚过一年,北方多省满目疮痍。宣教士殉道的故事还历历在目;但一批批新、旧宣教士纷纷回中国传福音。柯医生经大半年严格的语言训练后,被派往河南工作。

当时,河南开封府有位包教士(Mr. R. Powell),一年前建立了新宣教站,急需同工来发展事工。1902年4月,内地会派金医生(Dr. G. Whitfield Guinness)到此发展医疗传道开荒工作。6月11日二人回开封府重觅新诊所,一面传福音一面治病。两周后,租了一间房屋, 6月26日正式启用。以屋内一小房间作诊症室,四壁安装木架,放置药剂。外面一大房间作候诊室,病人候诊时,向他们传福音,星期日则用作福音堂。7月9日柯医生抵开封府。

开封府医疗布道

柯医生抵达后,二人同心协力开始门诊。开诊不久,病人已拥挤异常。终于要限制门诊人数。7月31日傍晚,他们在前院开布道会,150多人参加,大部分是男士。他们的劳苦真值得!因开封府是当时全国最后一个闭关自守的省会,至此福音之门被打开,感谢主!

忙至九月下旬,金医生突然感染致命的白喉症。蒙主看顾,在柯医生悉心照料下,一周后渡过危险期;然而,金医生大病后,须回国休假。包教士又患上风湿,不能留在潮湿的开封府!于是,柯医生独自留下,主持医疗所和福音堂。当时,内地会已分布在中国十五个省,但仅17位医疗宣教士。河南人口二千五百万,柯医生乃唯一外籍医生!

柯医生有语言天赋,在语言训练班短短数月,单枪匹马仍能应付自如。他很受欢迎,使这一直反对洋人的城市渐有改变,称赞他们“治病不收钱”!同工毕教士(Edward G. Bevis)在1904年初报导说:“柯医生是我的同工,其医疗工作非常成功。1903年上半年已来了过千病人。每周三天诊症,向病人传福音,并往病者家诊症,认识各阶层人士,结交许多朋友。上月已有过百人得医治,不少病人走五十哩,甚至一百哩来求医。”

柯医生既忙于治病,又乐于传福音。1904年2月16日是农历新年,他与毕教士、另一传道人,趁着节日开了一连六天的布道会。聚会前,他们先作宣传,把每天聚会的时间和讲题印在单张上派发。另印邀请信,分送街上各商店和基督徒的亲友。新年早上,基督徒先来相聚,互相恭贺。下午,外面人也进来,由传道人领诗,柯医生弹风琴,吸引了许多人,福音堂座无虚席。毕教士传福音,讲题是“新年蒙神赐真福气”,大家留心静听。另外五天的讲题是“罪”、“基督是全世界的救主”、“认罪悔改”、“相信福音”和“今天作永生的决定”。六天布道会来了五百多人,不仅传福音,更藉此多认识群众,减少他们的敌视,也有少数人接受主。三年后,从柯医生的工作报告,看到他们所结的果子:

“这三年医疗工作,消弭中国人与我们之间的隔阂。我们没有医院,不能用哥罗芳迷药做大手术;但小手术如兔唇、眼毛病和肿瘤等仍可做不少。为了病人和病者的亲友对我们手术有所了解,便让他们一、两位在旁观看。可是,不时引起骚动,要不是心手镇定,必会出错。有一回,来了一位受枪伤的仆人,主人陪他来施手术。我设法找出弹头时,那主人以为我不能立刻找到,便大吵大闹说:“缝起来!缝起来!回家去!”另一次,我给某女病人一些小药丸,叫她每日服三次,每次一粒。谁知她见这么细小,一次吞下十二粒,两天吃完,更不舒服!有一回,因医好受重伤的军人,省长赠送一个匾额,率领军队在城外行礼,奏英式军乐。这是我们第一次受到公开赞扬。经三个月的讨价还价,我们在城外购置了一块地皮,作兴建医院之用,不久便破土兴工了。

提到我们的宣教工作,特别高兴的是,最近为八位弟兄施洗:老王,他以塑造偶像为生,因听了好友朱老弟兄(注二)的劝导,只有一位真神,便信了主,改了行。看见他的改变,同行都引以为奇。盲人老包和银匠韦先生从开始就来聚会,没有间断,但他们都家有恶妻,韦太太极力反对丈夫信主,甚至烧了他的圣经和诗本。另马先生和李先生都是售经员,马先生聪明过人但很固执,须有正确指导;李先生为人老实,做煤球生意失败后,到现在还在主日开热水店,不肯关门休息。少年银匠刘君,三年前其母患严重霍乱,由柯医生治愈。第七位施先生,忠诚地跟从我们三年,已在毕教士家做了一年厨子。最后一位朱华南(Chu Hua-nan),是朱老弟兄的儿子,年26,跟我做配药学生,前后结婚两次,因自私骄傲,以致信心时起时跌;但工作可靠,圣经知识多,甚至远超过一些宣教士,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去年已有两位受洗,故我们教会共十位弟兄。妇女也来了不少,不久将加入教会。”


建立医院开福音之门

他们兴建的医院除病房外,另有一个大房,作教书、传道和用膳。还有配药处、手术室、福音堂及小型医学院,训练基督徒医学生如何断症、处方和施手术。1906年1月13日,新婚不久的柯医生夫妇搬进来,(注三)住在开封医院楼上。

在中国开展医疗宣教殊不易!人们往往以为外国医生能医百病,甚至盲眼、聋哑、跛脚等,也来求医;但如果不幸发生意外,或手术不成功,以致病人死亡,就会大大影响名声,对宣教工作极不利。多年在开封府开荒之医疗宣教事工,柯医生写下感受:

“如没医疗事工,真不知如何打开福音之门。起初这里的人非常仇视我们,十之八九憎恶我们,指名道姓的咒骂,经过六年才渐平静下来;不过有不少人仍很不友善。我们还要小心谨慎,求主保守,使不生意外。有些病人来了数周,甚至数月,身体仍未痊愈,但多次听到福音,心灵却得医治。其中一位患颈部溃疡的,一直来求医,且参加主日崇拜,又来星期三晚聚会。现在不仅得痊愈,还是信心最坚固的基督徒。

医院十分需要医学生协助,除了医院工作,还要入城传福音。他们不仅帮助教会,且是我们的好助手。我们很小心拣选一些工作和人格都有好表现的基督徒;我们常为他们祷告,求神保守他们在一切与病人来往的事上,诚实可靠。无论我们的医术怎样高明,若无爱灵魂的心去做个人布道,病人也无法接受福音。如果病人第一次来得到很好的接待,第二次却被怠慢,他们便可能不再来,更可能在误传,毁坏医院名声。”

1907年,医院增设“戒烟所”(Opium Refuge),是刚开始的工作,并未完善,因要24小时看护着戒毒者。有位富翁带着随从、用品和家具,进来戒烟。看来是下定决心,想不到挨不过一天便离院。另一位像是挂名信徒,柯医生巡房时发现他正在吸毒,非常失望难过,于是与他谈道,并为他祈祷。之后,柯医生问他愿不愿意让他拿走烟枪,他说愿意;柯医生就在他面前折断烟枪,并把其他烟具拿走。奇妙得很,这人回家后便戒了鸦片。两年后去世,留下美好见证,使柯医生极得安慰。


悉心栽培医学生

当时,柯医生已有三位医学生。第一位朱华南医生,随柯医生五、六年,协助柯医生做大手术,非常镇定,竟可一口气做十至十二个小手术!第二位是杜教士(Mr. A. T. Polhill)介绍来的青年,跟柯医生学习超过两年,是位优秀医学生,但对传福音似乎更有兴趣。有一回,他告诉柯医生,盼望有一天能把福音带到西藏去。柯医生常勉励他,将来不要受环境的诱惑,以致失去传福音的热诚。虽然柯医生没提及这学生的名字,但后来证实是高建成医生。第三位是新来不久的医学生,是很好的基督徒,家境颇丰,后转入北京医学院。

1908年春,柯医生回国述职。医院需要扩充,在他们离开后,把他们在医院二楼的居所改成数间病房。1909年9月11日,柯医生一家四口从伦敦乘火车经西伯利亚,于9月28日重返中国。他们休假期间,有人奉献特别为医生建造住宅,所以回来时,举家迁入新居。

1910年,医院逐渐扩充,赢得更多病人信赖。九个月内,病人近一万三千,比1907年增加一倍多。门诊时,病人经详细验查后,用拉丁文在药方单上开药,由医学生配药。小手术如割眼皮等,都是医学生的工作,这样就减轻了二人的负担。晚上与医学生一起巡病房,除察看病历及慰问病人,还向他们个别传福音。在福音堂,晚上有福音聚会,分别由医学生主理。到年底,柯医生报告有120名病人和家属公开信主。

实际上,医疗工作仍供不应求,各福音站都要求增加医疗设施;医学生经过六年医学课程,考试合格便成为医生,到各处行医传福音。然而,中国护士仍缺乏,开封医院当时只有一位中国护士。两位医生照顾百万人,又常有病人从二、三百哩之遥前来求医,真是任重道远!


人祸天灾接踵来

1911年九月下旬,柯医生的弟弟Dr. John C. Carr夫妇(也是医疗宣教士)从英伦述职休假回来,返山西平阳医院工作。特别经过开封府,探望多年不见的兄长柯医生!兄弟相见,倍觉亲切;但想不到他们再相会时,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天家!

当时正值国民革命高潮。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成功,各省响应。十二月初,河南也承认共和,看来似是平安地渡过一场血腥革命;想不到1912年却是最动荡的一年,各地群雄割据,中国还没真正统一。医院越来越忙,而全体宣教士都如坐针毡,不知领事馆会否再下令撤侨。某星期日深夜,他们真接到命令,要翌日束装就道!正欲静悄悄离开时,忽然双方停战,和约又签订,他们可再安居下来。然而,何处是可安居之所?人祸过后,天灾又来,是一场十年罕见的大风沙。风从南方来,刮起黄河一带的黄土,使全城盖上黄沙。继而天旱无雨,小麦无法下种。深秋又来一场风雪,收成落空。于是,百物上涨,全省陷入苦境!更有人四处抢掠。百姓夹在兵灾、贼祸中,哀鸿遍!

医院挤满伤者,不是战场的伤兵,便是遇劫受伤的平民;使他们筋疲力竭!他们在基督里的爱心感动了开封府的居民。从来没有官绅对他们这样友好,军部还送他们可观的礼金,感谢他们治疗同胞,以基督的爱心救护病人。


以传福音为首务

医院工作虽繁重,但他们仍以传福音为首务。每早八时半由医学生轮流带领全体病人早会。晚上如不是全体举行晚会,由宣教士主讲的话,就分批到病房向病人作个人布道。每主日晚上,由医生讲道,最多病人参加。他们看见病人和家属归主,就是最大的鼓舞! 1912年全年有98人接受主。有关传福音的热诚,该年有两封家书详细叙述,一封是柯师母二月寄来的:

“我们趁农历新年女病房空置,举办了一周妇女查经班,40人参加,其中还有慕道者。每天早餐后,我们先在另一小房间早祷,然后一同聚集,教导她们读圣经。金师母(Mrs. Guinness)带慕道班,教授基要真理。我带一组信徒,讲解腓立比书。随后再合班,由安姑娘(Miss M. E. Standen)主讲以利亚的故事。晚膳后,由外子带领诗歌,看她们乐在其中!每晚聚会时,全部男士都在市区福音堂开布道会,很多人参加,真是蒙福!”

另一封是柯医生十月寄来的:“今年病人比去年增多,不得不请求在太康工作的法教士(Mr. H. T. Ford)来我们的医院和福音堂,帮助一、两周传道事工。他欣然应允,包办全部讲道和传福音事工,今早才乘单车回家。主日晚上的布道会,有15位病人和家属站起来表示愿跟随主耶稣。”

虽是这样忙碌的一年,他们仍享受了一次愉快的外游。参加了中国医疗宣教士联会(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年会,那届在北京举行。柯医生报告说,特别令他兴奋的是,中华民国第二任总统袁世凯特别设宴款待他们约七十位男、女医生。感谢他们为中国人在医疗和卫生方面提供优良指导,他们的工作使国人深深受惠。留在北京期间,恰巧新政府开放天坛让民众参观。柯医生发现有中国基督徒在那里公开传福音,非常兴奋!各朝君王在此拜的是“未知之神”,如今真真正正在此传“福音”了!

1913年夏天,可怕的伤寒又袭医院,先是柯师母染上,经小心医护后,慢慢痊愈;但护士卫姑娘(Miss H. D. Vickers)从英伦来华仅七个月,虽经过三周全力救护,8月21日却被接返天家。这使他们发展妇女医院和护士训练的计划大受打击;然而,她的音容却深深印在医院的员工和病人心中。


培育本地医学生

医院虽受到这大打击,但各事工忙碌如常。柯医生常关心的是那群医学生!他们之间不仅有深厚的师徒情谊,他更将医疗宣教的发展全放在他们肩头上。如果他们爱主事主,努力不懈传福音,就能完成他奉献的心愿,领更多中国人归主!12月3日,柯医生在家书详细报导医学生的见证:

“医院的医疗和传道工作继续展开。昨天晚上,一位高班医学生何君刚从一百哩外的市镇回来;因有位高官的母亲胃出血,中医屡医无效,便召何君去,使用西医治疗,渐渐见效。何君趁此机会向当地居民传福音,派发大批福音单张和书籍。那高官受感动,命令手下把全镇居民召来听何君的布道会,安排一位学者当众宣读何君要讲解的经文,使全镇首次听闻主耶稣的福音。

最高兴的是,旁听每位医学生轮流主领医院每天的早会。他们事奉认真,直接呼吁病者立刻悔改,决志信主。他们用了很多示范,别具心思。有一回,一位拿着大信封对听众说:“这是从天上寄来的信!”于是拆开信封,拿出信来宣读:“神爱世人,甚至将衪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衪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另有一位以“请帖”为题,讲出一篇美好信息。

谁也没想到,这是柯医生发出的最后一篇有关开封医院的报导。1914年4月8日下午,上海内地会总部收到河南开封府打来的电报说:‘柯医生已于今天安然离世。’勤劳的柯医生染上伤寒,为主付出最高代价。去世时年仅42,遗下妻子和三个小儿女。


资料来源:
1.中国内地会月刊英伦版《中国亿兆》(“China’s Millions", London Edition, by China Inland Mission)。
2.同上美洲版(North American Edition)。
3.“The China Mission Year Book 1913"。
4.“Directo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1916"。
5.《近代中国史事日志》第二册(清季),郭廷以编著,1963年出版。

(注一)金医生为救护中国伤兵,染上伤寒去世。
(注二)朱承圣(Chu Cheng-hsing)是开封府第一位基督徒,1914年1月13日因伤寒症离世。
(注三)柯师母于1899年来华宣教。

黄锡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