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约尔
Samuel Dyer

1804 ~ 1843

在澳门的马礼逊墓园,有一个墓碑属于台约尔。

台约尔Samuel Dyer是谁?他就是中国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的岳父:

他一生“全为基督,全为中国的好处”而活
他在180年前开始研究中文活字印刷,亲手逐字剧铸如今中文印刷最常用的细明体
他本着温和谦让、顺服的生命,在事工及人际关系上,活出了对基督的委身
他以爱、以生命浇灌、栽培、影响他年幼的儿女,以至三个孩子长大后,都同样献身中国的福音事工

提起基督教来华,我们一定要提到马礼逊;而提到马礼逊,我们要提到英华书院,提到英华书院,就要提到它的发源地马六甲。英华书院最初是马礼逊作译经、教学、出版的地方;由1818年成立开始,到今天也差不多二百年了。

在澳门马礼逊墓的旁边,正是戴德生的岳父台约尔。台约尔牧师原来也是伦敦传道会的成员,可以说是中国第三位的传教士。第一位是马礼逊,第二为是米怜,第三位就是他了。

台约尔在1824年才认识马礼逊。马礼逊在1824年时回到了英国,作述职和鼓励奉献。他在伦敦开设“语言学院”(Language Institution),马礼逊牧师每周有三天到学院去讲授中文,据知有十三人参加上课,其中有多位将到东方传教的教士,而其中便有台约尔牧师(Rev. Samuel Dyer)。马礼逊牧师更体会到东方妇女教育工作的重要,为此成立一个妇女教育传道会,有多位妇女响应,这课程就是在在马礼逊牧师家中上课,其中有一位谭玛莉小姐(Miss Maria Tarn),她便是日后的台约尔师母两人结婚后,于一八二七年被伦敦传道会派到马六甲去工作。所以台约尔牧师夫妇都是马礼逊牧师教导学习中文的学生。

1) 传扬耶稣──当时清廷施行闭关政策,在禁教的情况下,他们夫妇只能在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华侨中传扬耶稣、传讲福音。行前在英国从马礼逊学了官话,到了南洋,更向中国老师学习闽南语。经百般艰难,终能用流畅的闽南语证道,深得华侨喜爱。

2) 中文活字──为了能使中国人快速、经济地印刷圣经,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他成为技师,在尝试和错误中学习,以西方正统的造活字方法,为中国人造出永久性字范,成为基础。至今,中文印刷使用最广的明朝体活字,即由他亲手研制,逐字铸造而传承下来。

3) 重译圣经──为使一般人都能读懂神的话,他主张以简易浅白的中文重译圣经──达;但不主张意译,而是根据原文、忠实地翻译──信;并在信与达之外,兼顾雅。由于他对圣经原文的深入研究,和在宣教工场上直接的经验,使他的意见为伦敦会所采纳,而有《委办译本》翻译委员会之组成与出版。

4) 女子教育──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他们看到了女子在基督里灵魂的可贵。因而,无论遇多少的阻拦,他们都坚持提倡女学,甚至女校就设在他们的家中。今日,新加坡圣玛格烈女校,就是从他们家中小小的一粒种子长成大树的。

由于他的贡献良多,而且通晓闽南语,于是在中国开放以后,传教士们派他前往福州传教。可惜当时流行的一场热病,就将他的生命留在了澳门,与马礼逊一起长眠于斯。

“你问我立在坟墓旁回首所来径,我是如何看待中国?哦!我心涨大、涨大,直到满溢,直到破裂;‘啊!中国每当想起你,我就巴不得能插翅向你飞去;唉!如此遥远,如此遥远,我所爱的土地。’任何不能为中国舍身的意念,都会令我万分沮丧,我唯一的心愿就是:为中国而活、为中国而死,好指引中国人:耶稣基督的宝血,通往父神唯一的道路。”这是宣教士台约尔在一岁的女儿突患重病时,写给朋友的信里所提到的。

他说:
“任何不能为中国舍身的意念,都会令我万分沮丧。”

又说:
“让我埋身在中国;以赢得中国归属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