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女人蒙頭」問題之探討

第 一 章 引言

自由是信徒在基督裏享有的莫大福分,但自由的運用卻是信徒生活中的挑戰。如何活出榮神益人的自由生命是哥林多教會問題。保羅以和睦、各人領受的恩賜、造就教會、及使人得救的原則教導信徒在生活的各個層面中享受自由及其帶出的積極果效。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討論教會外生活次序(林前七1~十一1)的結尾,對哥林多信徒發出一個誠摯的邀請--「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保羅如此的為自由的運用作了最佳的詮釋,也帶出了下文對教會中次序的討論。

當焦點由教會外轉入教會內時,保羅首先面對的是敬拜與教會次序的問題。基督十字架的救恩為人帶來了自由與平等,在主裏沒有男女、種族、階級的分別。一些哥林多的婦女信徒過分運用平等與自由的權利而造成教會敬拜的混亂。本文將集中於女人與蒙頭之經文討論。因為直到如今,此段女人與教會次序的討論經文仍被某些教會用來支持婦女在教會中必須蒙頭的說法。

明顯的,保羅並不反對婦女在聚會中禱告及說預言。但是保羅設下必須蒙頭才可以在聚會中如此行的條件。這個蒙頭的條件引發了眾多學者的研究興趣。整段經文充滿「頭」、「頭髮」、與「蒙頭」的討論。到底保羅對婦女在聚會中的髮式有何種的期盼是本文探討的焦點。

第 二 章 文化背景之了解

閱讀書信回函是一件極富想像空間的遊戲。當我們閱讀哥林多前書此段經文時,我們若能了解保羅針對信徒提出這樣教導的原因,則對經文自然有更深刻的了解。然而,在這段經文中,我們卻找不到他們原來所詢問的問題線索。這種情況對今日的讀者是一個挑戰,今日的讀者當以盡量客觀的態度來想像當時哥林多教會可能面臨的問題,如此不但使讀者腦力得以操練,更使得此段經文得到更佳詮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Richard Hays 以他想像的才能,提出當時婦女可能在聚會中禱告和說預言時,除去蒙頭並鬆散長髮,以表示在基督裏的自由。而此種舉動遭到哥林多教會其它信徒的關切,認為婦女在公眾場合中放下頭髮是極其不合適及羞辱之事。但因保羅先前關於「在基督裏得自由」的教導,可能使得信徒覺得保羅基本上會贊成婦女的這種行為表現。在為難不安及敬拜次序混亂的情形下,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對保羅提出了詢問,期盼保羅能給他們合適的建議。

由今日女人已無「蒙頭」之困擾,可知女人蒙頭的討論與文化的處境有極重要之關聯。到底在當時哥林多教會所身處的羅馬文化中,女人蒙頭代表何種重要的意義?對蒙頭在當時文化中含意的了解,是詮釋此段經文的重要基礎。此段經文可當作由文化背景著手詮釋聖經的極佳個案。

根據Alice Rousselle的看法,羅馬時代婦女合宜的蒙頭反映出她們的尊嚴並保護她們免於男性輕舉妄動的作為。原來值得被尊敬的婦女只露出臉部,蒙頭是一種對男人發出的警告。如果婦女在公眾場合未蒙頭,她就放棄了羅馬法律對她的保護。因為侵擾羞辱她的男性,將以「婦女未蒙頭」之理由獲得較輕的懲罰。Rousselle結論性地認為蒙頭表徵良好的名譽及性方面的保守,因此蒙頭是一種放棄自我權利(林前八1~十一1)的行為表現,是一種自我控制、自我紀律的記號。

Murphy-O’Connor認為保羅教導男人禱告時不宜蒙著頭,並非指男人實際的蒙頭舉止,乃指男人留著長髮而言。這種說法為第十四節的「男人若有長頭髮,便是他的羞辱」的經文再次肯定。如將這種看法推論到女人身上,則女人蒙頭可指頭上蒙有頭罩或將長髮盤於頭上之髮型。對「蒙頭」較廣泛的定義,使得經文的解釋層面更多彩多姿。與「蒙頭」可指「不將頭髮散亂放下」的說法有關的是另一些社會考古學者,C. R. Hallpike 及Edmund Leach認為髮型帶出性及性別的記號。他們提供的研究資料顯示出長髮、光頭、與短髮或蒙頭跟性態度的關聯。長髮與較無紀律的性態度、光頭與禁慾、短髮或蒙頭與性的謹守控制,一再的顯示出髮型與性態度的強烈關聯性。而在希臘一些宗教儀式中,凌亂蓬散的頭髮表示祭拜中的狂喜、忘形、與入迷。愛瑟斯教是其中一例,愛瑟斯教是哥林多城主流異教之一。保羅為防止外人將新興的基督教視為另一種令人狂喜入迷的異教,所以提出女人蒙頭的教導。此觀點未必是保羅提出女人蒙頭的唯一重要原因,但相信必是支持保羅提出此勸勉的考慮因素之一。

另外,Richard E. Oster以考古發現,羅馬時代的男人在祭拜儀式時是蒙頭的。在不同雕像、建築物、及銀幣中可發現這樣的形像雕刻。當時男人在宗教儀式上蒙頭是一種羅馬文化式的謙卑表現。男人蒙頭在宗教上的意義可能可以幫助讀者思想保羅對女人蒙頭的另一番心意。

Elisabeth Schussler Fiorenza認為保羅的智慧基督論可能吸引了許多婦女,因為智慧本身是陰性的概念,所以鼓勵了許多女先知的出現。這些婦女在聚會中禱告和說預言時,因著保羅認為信徒在主裏同具基督形像的教導,而在敬拜時忽略性別的區分。頭髮是當時分別性別的最重要方式,而他們因誤會保羅心意而隨便鬆散的髮式則破壞了敬拜的次序。婦女禱告及說預言的恩賜,並不是保羅在此所關切的問題。保羅提醒婦女不要忘記在敬拜中持守住女人的性別角色,以使敬拜的次序不致混亂。

與Fiorenza持類似看法的是Murphy-O’Connor。他認為男人披長髮是同性戀的表現。「女性蒙頭」並非保羅討論此段經文的焦點。保羅其實是強調公眾敬拜時男女角色清楚區分的重要性。因此,女人與男人之分別、自由與敬重他人之界線衡量是保羅勸勉哥林多教會的心意。
以上文化背景的了解,雖然是不同學者由不同觀點的切入探討,卻都有可能是當日保羅寫此書信時對哥林多信徒的了解。在時空相距千年的限制中,學者盡心的背景研究,為經文的了解立下了不少的貢獻。因為保羅對此段經文的論點建基於「頭」代表之階層觀念及神的創造次序,所以女人明顯的是保羅討論此段經文的主要對象。若是男人蒙頭亦為平等重量的討論,則保羅大可不必由「頭」的階層觀念及創造次序的意義來理解男女蒙頭的主題。

第 三 章 林前十一3~16之經文研究

學者對此段經文研究重點的看法多有不同,本文採取此段經文並非同等重量的討論男人與女人聚會的合宜舉止,而是全力的針對女人在聚會中合宜舉止的研究。保羅對男人的討論,在此段經文中只具平衡及加強所提論點的功能。保羅主張女人在聚會中有禱告及說預言的自由,所需注意的是如何以合適的髮式來運用這種自由。因為不合適的髮式在當時羅馬文化背景之下,可能使教會內的信徒對婦女帶來誤解,並導致敬拜次序的混亂。而對教會外的非信徒而言,可能認為基督教不過是他們所信宗教中的一種而已,這對基督教無疑是一種極大的羞辱與諷刺。

保羅以間接的手法討論女人蒙頭的問題。他以兩個神學立論(林前十一3, 7~9)環繞女人蒙頭的主題(林前十一4~6),帶出他自身對此看法的論點支持。第一個論點以「頭的比喻」宣稱男女性別在階層關係上的不同地位,不論如何解釋「頭」之意義,女人似乎處在次要的地位上。而創造論中男女創造的次序,又似乎更提高了男人在創造中的優先地位。在這男人似乎優於女人的討論中,保羅由第十到十二節的經文顯示出他關心的不是男人對女人的權威,或是女人對男人的順服。他關心的是男人與女人相異的絕對性。在敬拜中,男人須舉止像男人,而女人亦須舉止像女人。其中髮式就是顯示男女區分的最重要特徵,也就是保羅心所掛念焦慮的內容。

A. 有次序的敬拜(林前十一3~6)

保羅以「頭」的觀念帶出了他的討論。「頭」在第三節比喻性的帶出了人與基督、女人與男人、及基督與神之三種關係。神、基督、男人、女人、如此排列的次序明顯是來自神的。在此次序中,男人並不比女人優越正如神不比基督優越。但次序的必要性乃是神對宇宙及人的智慧。次序表達了「起源」的觀念。「起源」的意義不重在權威及順服的強調,乃重在神與人、及人與人之關係的了解。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基督以父神為源頭,而女人則因創造次序之緣故以男人為源頭。這種由神而來的次序關係是人際關係的基石,這種由神而來的次序關係也帶出了權柄的建立。因著權柄及次序的相互配合,教會的各樣次序才得以穩固。

教會中信徒的敬拜須反映出這種次序關係。在教會敬拜中應該沒有任何事可以使信徒分心,因為敬拜的本意在於彰顯我們源頭的榮耀,敬拜的本意也在於運用信徒因基督救贖而得的自由來敬拜神、服事神。由基督而來的自由釋放了信徒,男信徒不用再像摩西或猶太人當初在聖殿禱告須以帕子蒙頭一樣,因為他們是神的形像及榮耀。他們理當不蒙頭的在禱告及說預言的服事中彰顯神的榮耀。

反觀婦女則須蒙頭,因為女人是男人的榮耀。在敬拜是為榮耀神的原則下,女人蒙頭可避免男人榮耀的彰顯,而使整個聚會焦點完全專注在神的榮耀之上。另外女人須蒙頭,否則敬拜的自由會因著對女人長髮之注意而遭到破壞。女人未蒙頭招來不當之注意力與當時的文化有極大的關係。在端莊及名譽的定義下,不蒙頭的婦女不但使自己蒙羞,並使敬拜次序混亂,因而成為教會的羞辱。

B. 榮耀神的敬拜(林前十一7~12)

正如基督徒敬拜須反映出神的創造次序,基督徒的敬拜亦須反映出人被造乃為榮耀神的真理(林前十31)。我們敬拜為將榮耀歸給配得之神。男人為神的喜悅、旨意、及榮耀所造。同理,女人亦是為男人的喜悅及榮耀所造。女人在成為男人幫手的身份角色中得到滿足,而男人也因另一半所給予的榮耀,而得到生命的圓滿。敬拜既是專一榮耀神,男女信徒皆有責任使敬拜的真義得到實現。只要女人蒙頭,她可以自由的帶領禱告以及宣告預言。她是男人的榮耀。在蒙頭的表現中,她承認男人不是她榮耀的對象。唯獨神自己是女人榮耀的對象,也唯獨神配得全體信徒在聚會中專一同心的敬拜。

而從羅馬文化的角度來看,女人的蒙頭則帶出另一種正面的意義。女人在敬拜中帶領禱告及說預言的權柄,可由蒙頭而來。正如羅馬文化中,政治上為王的奧古斯都以蒙頭獻祭的舉動,帶出他在宗教上的權柄及地位。學者Barrett認為蒙頭為女信徒帶來行使以前不許可之宗教行為的權柄。保羅在前面經文(林前十一3,7~9)以創造次序的討論帶出男女在創造次序層面的相異獨特性。因為男女的相異及獨特,男女在敬拜中須依次序而行,且遵循因次序相異帶出的不同敬拜舉止及行為。但保羅在十一節及十二節中,卻提出男女互相依賴的關係。「女也不是無男,男也不是無女。女人原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帶出男女平等及互不可缺的相互關係。在相異獨特的創造中,男女皆出乎神。在互相依賴的本質中,男女彼此以獨特的個體相攜與共的在條理不亂的次序中全心依賴神並敬拜神。保羅嘗試藉這段經文教導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有次序的敬拜不但是實際見証的需要,也是教義真理的實踐。

C. 與眾教會合一的敬拜(林前十一13~16)

保羅在經文末了,提出「本性」及「教會傳統」的觀點,奮力一擊的帶出女人蒙頭對敬拜次序維持的必要性。
「本性」是斯多亞學派的觀念,指行為規範的起源。雖然信徒已屬天國子民,應按聖靈感動,活出神喜悅的生活樣式,但是信徒也仍寄居在世上。在等候救主再臨的同時,世上的行為規範或對事物的看法,仍是信徒須遵守及關切的。保羅提出按本性來說,長髮是男人的羞辱,卻是女人的榮耀。既然哥林多信徒生活的文化環境有如此之看法,在不違反基督信仰的原則下,信徒不應標新立異,而應仍舊努力的融合在所處的文化之中。

深知哥林多信徒的驕傲自大,保羅最後提出眾教會的傳統,期盼在尊重教會傳統的原則下,哥林多教會信徒仍能守住女人敬拜時蒙頭的教導。眾教會的傳統,包含保羅在各地建立的教會及外邦人教會所景仰之領袖--耶路撒冷教會。保羅提醒哥林多信徒仔細思想別的教會在敬拜次序中女人蒙頭的一貫性作法。即使自大的哥林多信徒無法完全接受保羅在此書信中的教導,他們也應與眾教會認同,因為他們--哥林多神的教會--與所有在各處的教會同有一主、同為一國。如果所有的立論解釋不足打動哥林多信徒的心,「主裏為一」的懇求應讓哥林多信徒無法再拒絕保羅的教導!誰能抗拒神的恩典?誰敢拒絕救主的教導呢?

第 四 章 結論

眾多的著書論說,証明此段經文具有極大之挑戰性。現存教會仍有女人蒙頭之情況,更是帶出解經不當的後果。女人起初在教會中,就是屬於被動的角色及地位嗎?女人在信仰上得自由、得釋放的意義何在?女人蒙頭是一種束縛嗎?保羅在此段經文中帶出的立論是新鮮的、是活潑的。原來在信仰上,女人並非次於男人。在信仰上,女人也沒有任何束縛。當女人像男人一樣願意遵守主的教導時,女人與男人一樣在基督的信仰裏得到完全的釋放。女人一樣可以自由的在公眾禱告及說預言。

蒙頭不是捆綁,乃是釋放。蒙頭不是隸屬,乃是平等。蒙頭是權柄,也是榮耀。當哥林多的女信徒願意為了教會的次序,改正過去毫無拘束的敬拜舉止,願意在蒙頭的合宜舉止上享受神時,神得到了真正的榮耀。而保羅對哥林多信徒苦心的勸勉也得到了安慰。

- 區謙遜弟兄、吳瑩宜姊妹 (在從事二十多年電腦軟體工程師之後,區謙遜牧師畢業于海外神學院,獲道學碩士學位。目前在聖荷西中華歸主教會全職事奉。)

[返回目錄]     豐盛恩典網站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