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三月二十二日 立身之道

三月二十二日 立身之道

一个文明要不解体的话,必须具有三个基本条件。它们是一个社会能够生存的力量。

第一是诚。没有了诚,一切商业、工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瓦解。

要是有人打算投机,打算进行不诚实的勾当,他们要这样做,必须先有诚实而高尚的人组成社会的中心,让人人能够生活在其中。

第二是服务的精神。

社会的福利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要靠一些肯为他人服务,不求待遇,不希望报酬,不图利益的人。换句话说,一定要有一些肯不为自己而生活的人,才能让社会的福利维系。

第三是贞。

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夫妻必须彼此忠诚相待,保持婚姻关系的纯洁,否则家庭必定破碎,社会也跟着被破坏。

这个社会上若有人要干伤风败德的事,他们的生存得靠千千万万生活纯正的普通人,这些人牢牢守住高的道德标准。

社会上虽有许多人故意蔑视道德规范,但也都心里明白,社会与文明能够维持不坠,是靠一群忠实持守高度道德情操的人。基督教会在今天实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刻更应该做社会中的面酵。(太十三33),因而基督信仰所持的道德标准,成为理想社会生存和繁荣的基础。

教会应该做这些善德的保护人。尽管有些人甘心走上歪路,但他们毕竟也不愿看见这些标准给破坏。

《花香满径》三月二十一日 别走旧路

三月二十一日 别走旧路

一件成功了的事,要是照样去做一次,总没有第一次那么好。这是人的常情,也是生活的常轨,可是教会却常常忘记了这件事。

把成功的经验再来一次,只是活在昔日的光荣里。

德国神学家哈拿克说得好:“一切大机构的危险,是开始膜拜他们自己的过去。”走回头路是绝对办不到的;只有朝前走,否则便灭亡。

我们只可以从过去的经验得到启迪,作为一种指导,但绝不可以依样画葫芦。

把过去成功了的事再做一次,是忘记了当日成功的那些环境和条件,今日不会重演。

没有两次生活经验是完全相同的,事业的成功因此没有不变的程式。

我们的问题不是:“上一两辈有过什么成就?”而是:“我们这一代要求我们做什么?”

合理的结论应是:教会绝不应该怕“变”。

英国著名赞美诗作者莱特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是:“眼前所见,全是变幻和腐朽”,事实上,这句诗可以改写成:“眼前所见,非变即腐朽。”

有生命的组织要是不新陈代谢,一定会死灭:世上不变的东西要算化石,而化石是长久以前便死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