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三月十四日 挑战和机会

三月十四日 挑战和机会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社会里,价值标准紊乱,就在这样的一片混乱中,我们看见了一件事,这就是世人醉心娱乐,好像一切都是为了娱乐。

讲道的人所讲的道所获得的注意,远远不及一位喜剧演员的一场戏;严肃作家的书所得到的重视,远远不如通俗小说。这世界上,足球明星和电影明星所受到的欢迎,可说无人能及。

大家都甘心情愿拿钱去享受娱乐,为了消遣,不惜一掷千金。

这就让我们看见几件事。

今天的社会很像当年的罗马,也就是基督教刚刚建立的时候。

罗马社会花在食物上的钱之多,在历史上是空前的。罗马史学家塔西佗记载过一席酒宴耗费五百英镑的事。罗马悲剧作家塞尼卡也记载过一次晚宴,菜单中有孔雀脑和黄莺舌。另一位罗马传记作家休东尼阿斯说到罗马皇帝的一次宴会,杀了两千条鱼,七千只家禽。在这位皇帝短短不到一年的统治中,他花在食物上的钱超过三百万英镑。罗马作家普林尼见过一位叫做波林娜的新娘,单是婚纱上的钻石,就值四十二万二千英镑。

一个把金钱浪掷在享受上的时代,一定是一个日趋衰败的时代。罗马社会所以纸醉金迷,原因很简单,它要逃避,逃避在精神与生活上紧紧抓着他们的厌倦和无聊。

英国诗人阿诺德对这种情景有很好的描写:

在一个无信仰的黑暗世界里,
人们憎恨又烦厌,
已深深厌倦骄奢淫逸的生活,
人生剩下的只是一个空壳。
在阴凉的大厅里,
罗马贵族躺在那里,
两眼无神且憔悴。
他曾在古罗马宽阔的大道上,
发狠驱车驰骋,
他吃、他喝,狼吞虎咽个不停,
他把鲜花堆满了他的头发。
可是仍旧难打发走那长长难挨的时刻。
一个人纵情六欲,多数是为了想逃避。

我们的确是住在一个日趋腐败的时代,大家都想逃避现实。对我们基督徒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约翰·里思爵士说得好:“我不喜欢危机,但我喜欢危机带来的机会。”

基督教会今日有了空前的机会,把世人带回真正有生命的生活里去。

《花香满径》三月十三日 容忍

三月十三日 容忍

英国学者格洛弗说过一句很中肯的话:“生活的一条定律,是应该记得,你有你的看法,人家有人家的看法。”

这条定律也可以适用到教会的崇拜上。

它可以适用在教会的崇拜上,有人喜欢照祈祷书祷告,用严格依照教规,读起来响亮、听起来庄严的语言。

有的人喜欢简单的崇拜形式,活泼而主动,祷告发自内心,不拘一格。在这里你不能说谁是谁非。

严守仪式的人不可以看不起喜欢朴实无华的崇拜的人。而喜欢崇拜仪式简单的人,也别去说严守仪式的人。让大家照着自己的方法去敬拜、亲近天父,不要批评,不要彼此看不起。

这条定律也可以适用到教会的生活上。

有些人认为教会里面,应该有多姿多彩的社交生活,他们喜欢在教会里面有茶会、聚餐、交际和娱乐。在他们看来,这些应该和主日崇拜一样成为他们宗教生活的一部分。另外有些人,对教会的看法更为严谨,认为这些根本不是教会的事,教会的活动应该仅仅限于属灵方面。

其实两种方式都可以接纳。喜欢教会里包罗万象的人不可以责备另外一方面,说他们“眼光窄狭”;不喜欢这种包罗万象的人,也不可以认为自己超人一等,批评自己的弟兄“属世庸俗”。

在基督的恩典之下,大家应该可以互相容忍,共同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