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八月三日 天父

八月三日 天父
我们心目中的天父是怎样的呢?我们用什么态度对待四周的事物呢?

我们对生活可以有三种态度:

因为天父伟大过于我们,不管生活如何,只有接受它。

我们既然改变不了生活,只有加以接受。

这是希腊斯多葛派学家的看法。他们认为世上事物的发生都是出自上天的旨意,人因此应该学习无怨无艾地接受一切;不这样做等于把头撞在宇宙的石墙上,非常痛苦,但根本通不过去。所以斯多葛派的人提醒大家:“要是你要的东西得不到,训练自己去要你可以得到的东西。”

因为天父比我们智慧,不管生活如何,只有接受它。

这种态度当然好一点,但仍不是最好的。我们都知道有一种人十分喜欢替旁人安排生活。他们认为自己知识高超,因此你应该接受他们的指导。不过这一类的人通常都不受欢迎,因为没有人愿意受人家指使。

要是我们接受生活,只是因为天父的智慧高过我们,那么天父与我们的关系便是冰冷僵硬的,一点人情味也没有。祂高高坐在那里,以大慈大悲的心肠,为世上安排生活,事无巨细都照祂认为最好的途径来处置。我们变成了一幅大图案里面的一块小碎片,而不是有感情有热血心肠的人。

天父当然有明察秋毫的智慧,也有实现祂旨意的权能。祂的智慧和权能都远远超过我们。但是祂更有爱,能体谅我们。在祂眼里,我们不是木头人,任祂摆布,不能抗拒。祂也不是高高在上,制定一切。祂吸引我们,祂信任我们,祂给我们有选择做与不做的自由。

要是我们知道世上事事物物都有天父的爱在里头,我们就能够说:“愿祢的旨意完成。”我们这样说,不是无可奈何,而是欢天喜地。

《花香满径》八月二日 替换律(二)

八月二日 替换律(二)
替换律也适用在一个人的思虑上。

要驱除脑里肮脏的念头。不能仅仅说:“我绝不去想它。”因为越是这样说越会让自己注意到他不愿去想的事。要驱除恶念必须让头脑去想不同的东西,培养新的兴趣,新的思想。单是倒出脑袋里的东西是不够的,一定得利用新的东西来替代。

替换律也适用在人生的失望上。

人生常常有失望的时候,仅仅接受失望是不够的。一个希望失去了,应该用另一个希望来代替。这也近乎心理学家所说的升华作用。生命里头一件重要的东西没有了,解决的办法是用另外一种东西来替代;把本来用在失去了的事或者得不到的东西上的思想与精力,转用在另外的事物上。不让生命里头出现真空,要让新的兴趣新的活动来填补。

替换律也适用于忧伤的心。

忘记自己忧伤最有效也是唯一的办法,是用他人的忧伤来代替。只是枯坐在那里,思想前尘往事,悔恨、内疚,只能让忧伤更深,白发徒增。面对这种情况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进入他人的忧伤不幸里。分担他人的苦痛是减轻自己苦痛最好的方法。

我们必须记住这个替代律。肯分担别人痛苦时刻的人,自己的苦痛也就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