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第五周 基督的完美

第五周 基督的完美 “祂全然可爱”(歌5:16) 诗:我若活在你面前,我魂尚能守贞坚; 我眼瞻仰你荣面,因你面光多经验。 你这完美何深厚,使我认识你更透; 衷心爱戴并尊敬,但愿长成你性情。 主耶稣是所有美丽与完全的集大成。 但是,这一位多经苦难的忧患之子──主耶稣,祂的生活到底如何呢?这是在隐藏中而满有服事的生活,把神的爱,送到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就是人们需要祂最迫切的地方……这样的一种生活,没有在世界的苦难中自求荫庇……反而把神的大爱──宝贵的恩典──丰满的带进了人间。 亚当的第一个举动,是随着自己的意志;基督却置身这艰苦的世界上,在爱中献上自己,全心遵行父的旨意。祂来到这世界上是倒空了自己,祂来是以奉献给父为己任,不顾任何牺牲,好叫神得着荣耀。 那惟一悖逆的行动,亚当果然去犯了,基督呢?以能力来说,祂凡事都能,但祂却以全力来彰显更完美的事奉,更完全的顺从。我主的脚踪是一幅何等荣美的图画! 祂越忠心,就越受藐视和反对;越温柔,就越受顶撞与轻看。然而这一切都不能使祂改变,因为祂所有的都是单单为神工作。无论在众人跟前,或门徒中间,甚至面对着那班不义的审判官等,始终没有一件事能够改变祂那绝对完全的行动,因为在任何情况之下,祂总是对神作事。 主耶稣这一个“人”,是在神和人的喜爱中长大的。祂从始至终,都看作众人的仆人。记得多年前,当我读福音书时,第一处引我注意的事,乃是:在这里有一个人,祂从来不为自己作过任何一件事,这是何等奇妙的事迹!竟然有一个人不为自己而活。这里的原因,是由于祂已经得着神作祂的自己。 福音书彰显这一个“人”,祂心里没有自私;随时随地准备为着别人;无论自身是满了忧患,但经常顾念的却是别人。祂能在客西马尼警告彼得,并在十字架上安慰那将死的强盗。祂的心一直在环境之上,不在环境之下,在环境中始终遵行神的旨意。 自满、自高和自显,都是人行动的原则……,但我们的主里面,全数是真诚的奉献,恩爱和服事,其中没有半点自私自利的存心。人所拼命追求的事,主绝对不要,祂说,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 在使徒们中,我们也可以找出很可观的美德……,也能找出照应主先前所说,信祂的人要作比这更大的事。我们也看见他们在心灵的操练上有很好的成就,他们在恩典中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峰。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找不到象在基督身上那样一贯的完美。主耶稣作人子,是一位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象保罗这班人,不过如琴弦一样,被神弹出美妙的音乐,而基督才是所有音乐的本身。 但愿神赐给我们亮光,能宝爱来到我们中间这一位完全美丽的主耶稣。

Posted in 灵修欣赏Devotional Articles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新增大卫鲍森David Pawson信息 – 圣经中的五个约

新增大卫鲍森David Pawson信息 – 圣经中的五个约

Posted in 信息精选Messages, 圣经资源Bible Study | Leave a comment

一位失去传道热情的牧师

有一位已失去传道热情的牧师,夜里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被带到天堂,接受他一生为上帝工作的赏赐。 刚开始有个天使送来一个华丽灿烂的冠冕,上面镶满了珍珠宝玉,旁边的天使长说:“拿错了,这是20年前为他预备的,那时候他拼命为信仰作见证,可惜不一会工夫,他就冷淡退却了,所以要换一个次等的冠冕。” 不一会功夫,换来一个次等的冠冕,虽然没有头一个那么华丽,他还是觉得不错。然而天使长又说:“你们还是拿错了,这是10年前为他预备的,不幸世上的欲望和引诱迷住了他,使他成了一个不冷不热的人,再去换一个吧。” 于是再换来一个,上面一粒珠宝都没有,毫无光彩。 这位牧师惊醒过来,原来是南柯一梦,从那时候起,他勤奋传道,立志要讨上帝的喜悦,成了最热心的传道之人。

Posted in 灵修欣赏Devotional Articles, 短文欣赏Short Articles | Leave a comment

五十二灵程 第五篇 医愈三种眼目

第五篇 医愈三种眼目(约九) 本章开头言「耶稣过去的时候,——]似乎紧接上章「耶稣从殿里出来,——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生来是瞎眼的。」但按耶稣历史之程序,本章与上章,并非紧连。解经者之论调,亦不一致,有言医胎生瞽者事,与避难离殿时。约有数日之暌隔;意谓「耶稣于此数日内,挈徒步游耶路撒冷附近各地,当其去时,偶然遇一瞽者。——」亦有谓本章与下一章所论,皆是修殿节时之言行,(十22-23)上二章是住棚节的事,秋天的住棚节过去了,今又到了冬天的修殿节,耶稣又到耶路撒冷,所遇各事,正如本处所载。著者以胎生瞽者被医治一事,表明耶稣工作的实际。 一、医其肉眼(1至12) (一)门徒与主之论断(1-5)瞽者坐于道旁。乞怜于人,初未尝有心求主之医治。瞽者虽未自动的来求医,但那位仁慈的大医生总不会将他忽略,虽在行路当过去的时候,他那慈爱的眼睛,早巳洞鉴瞽者的苦况,就(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那个瞎子蒙耶稣「看见」,福莫大于此。 ①门徒的问言——苦难的来源(2)门徒一见胎生瞽者,即想到一个哲学并神学的大问题,即「苦难的来源。」 (1)此人瞎眼是否为罪果——人世苦难多从罪孽而来,这是约伯书中详细讨论的;耶稣亦末尝否认苦难为罪孽的恒产;当然人无罪孽,亦必无苦难。但亦有不尽然者,不但自然界有许多害事,显与罪孽问题无涉;生物界亦有许多苦痛,显然与罪无关;即人类之病苦呃难,岂果皆为罪孽的结果呢?果如此,盗跖何以富而寿,颜回何以贫而夭呢? (2)此人瞎眼是何人之罪果——「这个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的罪?是这人的呢?是他父母的呢?」此种问言,其中含有数种意见:(1)灵魂先在之说——如教父阿利金等,或以人灵犯罪,特使之投胎。有转回的机会。(2)未产生之婴儿有感情之说——犹太人普通观念,以未产生之婴儿是有感情的,且此种感情常是有罪的。(参创二五22,诗五一5) ②耶稣的答词——荣主之良机(3-5)门徒的问言是「苦难从何而来?」耶稣之答词,是「苦难为荣主之良机]。叫我们对于人的苦难,不是空言无补的去讨论,乃是要实际的去帮助,体恤,同情;因耶稣慈爱的眼睛,一看见瞽者,就恍然听见他那一种不求而求的声音。人的苦难,乃神的仆人彰显神荣,发展人格,与仁慈的神表同情的好机会。各种患难,皆有映照神荣光的妙缘,于阴云密布时,每于云端露出彩虹。我们对于苦难问题,不是急于找出致苦的源,乃是要找出机会来,实行神的工作,彰显神的荣耀。 人生在世,光阴无多,趁时作工,犹觉为时不足,安得不趁有白日,急于作父之工呢?耶稣明知是日为安息日,如有何动作,难免遭人攻击;但想我来黑暗世界,为要照耀生灵,于安息日行所当行,亦正是在黑暗中发出光亮,故言:「我在世上,是世上的光。」 (二)耶稣施医的方法(6-7) 1、最愚之方法——如以唾沫和泥抹瞎子的眼睛,非但不生效力;恐将好眼也治瞎了。而且吩咐瞽者往西罗亚池子去洗,此一洗有何用呢?如乃缦所谓:如果一洗就生效力,我国岂无更好的河水可洗呢!殊不知神正是用人以为愚拙的救法,拯救信他的人呢!(林前一21) 2、至奇之方法——或有人以此事,并无有什么希奇。以唾沫和泥等事,其中或有什么阴谋;或以唾沫与泥,含有什么功能;且以此为信徒有病可以延医用药之证据。其中有无阴谋,听众人与医者,并瞽者父母之言,可以评定。(10-11,15-20)以唾沫和泥,含有功效,可为信徒有病用药之证据,说的末免太滑稽。殊不知此乃出于耶稣之神权神能,所行显然的奇迹。 3、必须之方法——耶稣平常医病逐鬼,多凭一言,立即痊愈;在此处何以用此手术呢?其中含有至深至要之理,有如此行的必要,以耶稣医病等事,皆是按照人的信心,为人成全;此瞽者当日坐于道旁,并未有心求主医治,如同耶利哥城外的瞽者所行的。耶稣则不得不设法启发他的信心。(参可八22-25)以唾沫和泥,虽无医愈的功能。却有感发其信心的功能;往西罗亚池子去洗,不但是增其信心,也是显明他的信心。按西罗亚即奉差遣之意,有人以为自从瞽者听耶稣的差遣。遂称为西罗亚池;亦有谓此泉之水,系由他泉流来。如他泉之水不发,此泉必涸。故名此池为西罗亚表明「遣发输送」之意。无论如何解释,皆可表明瞽者已凭信而听主之差遣;信心既生,就「照着他的信。为他成全了。」 (三)瞽者愈后之效感(3-11)瞽者既得痊愈,其邻友平素认识他的,莫不惊奇,且各有猜疑与评论。有人说:「是他,」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争论纷纷,莫衷一是。至终瞽者自己证明说:「是我。」众人既已确知他是那个生来瞎眼的,逐越发感动了他们的好奇心,究竟此种神奇的治好,是如何成功的?瞽者之证言,十分明了确切地直达其事,毫不隐瞒。虽然众人仍有不服,必欲究其根由而后已。按瞽者既得痊愈,众人见其行动,莫不以为希奇。一个真得耶稣光照,心灵蒙耶稣医愈的人,亦未有不令人视为希奇者。凡「真信耶稣者,必有见证显于其本人之身,」。 二、医其心眼(13-34) 瞽者不但肉眼痊愈,而且他心中的慧眼,同时也启明;大非法利赛辈心地昏蒙可比。看本段所记,法利赛人因瞽者痊愈,特再三审问,以证此事之虚实,于审讯之间,可知臀者心目明暸的态度。 (一)先问瞽者本人(13-17) 法利赛人以耶稣在安息日医病,曾以唾沫和泥,——和泥即作工。可见他们只知拘守规例,不顾实际上的利益;只以耶稣用唾沫和泥,即断定他为罪人。对瞽者蒙医之美举,竟置之不论,他们的心眼,是何其黑暗呢?其间或有心中稍微明亮的,以为有罪的人,不能行这样的神迹;于是他们的议会,即起了分争,在瞽者本人则有坚决清楚的眼光,一则对于自己——我是瞎眼的,我去一洗就看见了。二则对于耶稣——法利赛党既是分为二组,互相争论,遂又取决于瞽者,问他看耶稣是怎样的人,瞽者本着他心中的光亮,毫不畏怯的说,我看他「是个先知,」因旧约的先知皆行神迹。 (二)继问瞽者父母(18-23) 1、法利赛人之质问(18-23) 法利赛人使瞽者之父母到案,质问他们三个问题:(1)这是你的儿子么?(2)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么?(3)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这是他们疑此人实非瞽者,必是耶稣与他豫先有何诡谋。冒称耶稣行此神迹,以便藉此欺人,妄称其为先知为基督,是愿以疑心或含混之词,抹杀此神迹。 2、他父母的答词(18-19) 他们只答他头两个问题说:「他是我们的儿子,生来是瞎眼的,这是我们知道的。」至于第三个问题,他们不敢为真理作证,便推到他儿子身上说:「他如今怎样看见的,是谁治好了他的眼睛,他已成人,你们可以问他罢。」据此回答,我们可以见出法利赛人的威权,他们早巳决定:如有人认耶稣为基督,即将他们赶出教会。我们藉此也可知道法利赛人,此时如何衔恨耶稣,并防范耶稣如何周密。无奈他的父母不敢为真理作证,对于耶稣医愈其子之事,竟佯为不知,却将此难题推到他儿子身上,卸了他们的责任。 (三)复问瞽者本人(24-34) 法利赛党中止审判,此时谅已退室密商,就二次命从前瞎眼的人前来,再行审问。 1、法利赛人方面——法利赛人,欲从前瞎眼的人,否认耶稣行此神迹,便叫他归荣与神说:「你该将荣耀归给神,我们知他是个罪人,」其意并非为他得了医治归荣于神;乃愿他否认此事,用实话归荣于神,可在神前承认他所说的谎话。如此一方面说「他是罪人」一言,可以抹杀耶稣一片的善意;一方面用「归荣于神」一言,掩饰人的耳目。 2、瞽者一方面——从前瞎眼的人,此次答复,全是经历;其先已言及:「我是;」(9)「我已经看见了] (11)今又言:「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瞎眼的,如今能看见了。他能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他是从那里来的,这真是奇怪,我们知道神必不听罪人。……」有经验的见证,真是一种铁见证,是决然驳不倒的。 「我从前瞎眼,现今能看见」,这是我个人显然的经历,是任谁不能辩驳的。听瞽者所说的话:(1)看其不屈从人意,否认耶稣所行神迹。(2)本其经历,大胆为真理作证。(3)凭主所行,不但明认:「他为先知]决断他「不是罪人」,而且他必是「从神而来。——」看他的心眼,是何其光明呢!法利赛人因有「成见,」且有「党见,」以致他们的心眼昏迷,失了判断力,倒远不如此瞽者,心地光明,看事透达,真是具行智慧的心眼,能以看到法利赛人所不能见的呢?此时法利赛人因理屈词穷,老羞成怒,遂将他逐出公会,谅系当时从公会赶出后即按常规办理,将他从犹太会中除名。 三、医其灵眼(35-41) 本段论瞽者被逐出犹太会堂,以后随即被主寻获,进入主的教会,按形式说:即作了新教会中的第一人。当时耶稣与使徒,亦尚未自犹太会中逐出,而此瞽者便首先得了自犹太教被逐,并首先进入基督新教会的荣耀。在此数节内最要的要义,即瞽者与法利赛人的悬殊。 (一)瞽而不瞽(35-38) 那生来是瞎眼的人,不但肉眼已愈,心眼光明;耶稣也开了他的灵眼,使他明认耶稣为基督,为弥赛亚。——当瞽者被逐以后,耶稣闻其为道辩护,证明真理,且为己名被逐出会堂;仁慈怜悯之主,特寻觅他将自己显现给他,并交托他,(二24)正如显给撒马利亚的妇人一样,(四26)说:「你信神的儿子么?」他说谁是神的儿子叫我信他呢?耶稣说:「你已经看见他,现在同你说话的就是他。」他逐大声说到:「主阿!——我信,」就拜耶稣,看耶稣如此明明向瞽者显明他为弥赛亚,「你已经看见他,」这是何等荣幸呢?读者是否已经看见基督呢?如果未见基督,是为何故呢?当日耶路撒冷虽有人信耶稣,但耶稣却末将自己交托他,(二24)即未将自己显明给他们;可见人无真心归基督,基督决不将自己显明给他,若基督未亲自向人显现,人亦终不能见基督。从前瞎眼的人,得以启明灵目,看见基督,——你已经看见他——真是莫大的荣幸。 (二)不瞽而瞽(39-41) 1、原因(39)耶稣一见那人灵目启明,认识他为当来的基督,立时即感想到人对于他信与不信的关系说:「我为审判到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叫能看见的反瞎了眼。」他来世「本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然而审判的事,是终究免不了的,因人信与不信的缘故,即将人显然分为两类:那些自以为能看见的,究竟看不见,自以为不能看见的,倒反看见了,可见信与不信的关系有多大呢! 2、事实(40-41)此言法利赛人瞽目的真相,他们一听耶稣以上所言,以为耶稣是讥讽他们,心中不悦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么?」耶稣的答词,虽未说他们是瞎眼的,却也显出他们不瞽而瞽的真相。——他们自以为是知识阶级中人,竟甘心行暗昧路,神子在他们中间,他们也不认识,是肉眼虽明,而心眼已朦,这种情形,是真可怜的!——「他们若真是瞎眼的,」所言所行出于他们的无知,「就没有罪了;」但他们说「我们能看见,」是博学明经之士,所行一切,皆明知故犯,罪不容辞了。 耶稣当「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瞎子,不误作工的机会,我们果如何宝贵机会呢?耶稣多注意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一切关于种族,并社会上种种大宣传收效大呢?是个人之工收效大呢?法利赛人中多有因同情于某党之心太大,以致失了判断力,在今日教会中,当如何避免此事呢?新教会中所收第一门徒,有何资格?人必如何方无愧为新教会中人呢?

Posted in 信息精选Messages, 灵修欣赏Devotional Articles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第四周 圣灵

第四周 圣灵 “另有……一位保惠师”(约14:16) 诗:神在爱里赐圣灵,启示基督并预定, 天上一切为我们,祂在地印证的人。 请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如何接待这一位至圣的客人呢?我讲这句话,是恭敬说到神同在的这件事。你们每天有多少次想到你的身体是圣灵的殿呢?假若英国女皇要来到我们中间一个人的家里小住的话,我们就不会打算别的事情了。但对于圣灵住在我们里面这一件事,我们是怎样呢?我们是大半天都没想到这件事的!我们若要得主的喜悦,就自然会多想到这一方面了。 圣灵实际的同在,就会把“己”钉死,在这样的光景中,人就脱离为己的观念,而只以主耶稣为目标。 天然肉体的生命一结束,属灵的生命就开始;实际上,我们属灵的生命有多大能力,是与肉体的死成正比例的。 有圣灵的同在是一件事,被圣灵充满又是一件事。当圣灵是作你思想的唯一源头时,那就是被祂所充满。祂若完全占有我心,就有力量制止神以外的东西,保守我的心灵脱开罪,并在我生活和道路上的一举一动来指引我。 有时不得已要责备人,但肉体不能责备肉体,并且肉体本身也不会屈服;但如果你真的活在灵里,你就能照着生命的分量,且有那个分量所该有的神的权柄,叫撒但也不得不屈服。 习惯性无益的闲谈,我以为应当制止。我真不明白,何以神的教会竟成为肉体不受约束的地方。我知我这种观念有点愚笨,不过我的心是愿意让圣灵有最大的自由,却不给肉体留半点余地。 圣灵进入人心,就从那里象“活水的江河”似的向外洋溢涌流,能以加肥沃土,或滋润瘠地。 但无论如何,圣灵的本性和能力,总是长流不息的。 我们按理能胜过一切仇敌,但不是用人的聪智慧力和知识,乃是藉着圣灵的大能。是否别人不肯相信神的话呢?但我不因有人不信圣灵的宝剑是锋利的缘故,就放下这剑。我深知这武器是锋利无比的,所以我就用它。 一个没有给圣灵充满的人,真理在他里面就缺乏力量,对神就不认识,连道德观念也都模糊不清。而仇敌的引诱力也迷住了他的心思。他喜爱那离奇的事,对于真理反而生疑。因他茫然不知神的圣洁与性情,所以他缺少属灵的辨别力,也缺乏因认识神而有的那种稳定的心灵。他不知道一个人在主里是已经有了一切,再不需要其他奇绩异事了。

Posted in 灵修欣赏Devotional Articles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一道测试题

这是一家公司招收新职员时中的一道题: 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很可怜;一个是医生,他曾经救过你的命,是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或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娶(嫁)的人,也许错过了就没有了。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如何选择?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性格测试题,因为每一种回答都有他自己的理由。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救他,然而,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作为他们的终点站;你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你认为这是个报答他的好机会;但有些人认为可以在将来某个时候去报答他;也有人说先让意中人上车,因为你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在200个应征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用了,他并没有解释他的理由,他只是说了一句话:“把汽车的钥匙给医生,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共汽车。” 心得:每个人都会认为以上的回答是最好的,但没有一个人一开始就想到。是否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比如故事中的车钥匙)?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Posted in 短文欣赏Short Articles | Leave a comment

五十二灵程 第四篇 实行悔改

第四篇 实行悔改 悔改之道,满载于圣经,在新约讲的更为详细,称为悔改的福音。开路之约翰,开口即讲悔改;至终亦为讲悔改下监受死。但约翰虽死,此悔改的道理,却不能静默,如约翰一下监,耶稣即出,一开口也是说「你们应当悔改;」(太四7)以后差遣门徒往各处传道,也是说「你们应当悔改;」(太十7)以后临要升天的时候,切切叮嘱门徒的话,还是要他们到处去宣讲这悔改赦罪的道理。(路二四47)因为悔改,乃得救的人必须进的一门,也是头一层门,若不进这门,任行天路若干年,是终不能到天城的。诸君须知这悔改之道,不但是关乎没信主的,也是关乎教友,因常见有教友以得救为最容易的事,以为受了洗等等,就必得救。须知耶稣未尝说到这事太易,如对少年人说:当卖你一切所有的来跟从我,此即悔改的开端。对尼哥底母说:若不重生,必不能见神的国,这悔改和重生,乃是分不开的事。你要得救么?要承受永生么?须知非悔改不能。非真悔改不能。何为悔改呢? 多人以为离开世俗就是悔改,不是的;看现在有多少文明人不也是看破了世俗。甚至离开一切的风俗么?难道他们也真悔改了么?诸君当确实的知道,只离世俗不能救你,必实行悔改方可。 多人以为守教会的一切规矩礼节,或按时到圣堂礼拜等等,就是悔改。不是的,看法利赛人守的不能再好,从外面守规矩礼节上看他们真是天国的好子民,究其实乃是有祸的。耶稣不是说过,被召的多,(凡召的即守外规)选上的少么? 有人以为为罪忧愁伤痛,就是悔改,也不是的;固然真悔改的,必为罪忧愁痛哭,但这忧愁痛哭,却不是悔改。如小儿犯了规矩,一看父母来即哭,这哭却不是悔改他的过犯;或是因他的过犯叫父母伤心;不过只是怕受刑罚而已。信徒的哭泣,也常有的是怕受刑罚,或败坏了名誉等等;并不是真心懊悔他的罪恶,焉得算为悔改呢! 或有人,以为人有时想起自己的缺少,就立志许愿等等,就是悔改,也未必然;因人许愿立志,不但多半能说不能行,即使如愿而行,也不过是属乎外而行作上的事,并不是内心性灵的真改变。看有多少人在聚奋兴会时,受了一时的感触,就许愿立志,却不必为真悔改的人。更有多人以为人改掉几样毛病脾气等等,就是悔改。弟兄阿!不但改掉这些不算真悔改,即使离开了几样人罪,也不必定是已经真悔改了。看平常不信主的人,不但有时离开他们那吸烟赌钱等等的毛病,也是有时改掉了他们的重大罪过,如奸淫、邪荡、等等的恶行;这却还不是遵着圣灵向主的真诚悔改。究竟何为真悔改呢?今试将真悔改的程途,略略论论: 一、觉罪 悔改的第一步,即先觉出自己的罪来,并十分觉出自己的罪,于神前是何等沉重。 如老卓非说:如若一样罪算一小墨点,他所有的罪,足以将他的心漆的墨黑。(见安乐家)以赛亚论犹太人的罪说:从头顶到脚掌,毫无完处,周身损破青肿,又说显如朱红,或说红如丹颜。凡真悔改的,必先觉出自己的罪,如何重大,在神面前,真是丑恶不堪的。乃是真认识自己的本面目,不像世人看我,只知我的外貌;不像亲属看我,只见有形的我,不见无形的我,也不像我自己原来看自己,或因原谅或因愚昧,究不知我之真我;乃如无所不知的神看我,连心腹肾肠,也全然显露出来;如此必立时看出自己的罪,真是高过头顶,真是多如海沙了。 二、苦罪 凡真悔改的,不但知道自己的罪怎样沉重;也是觉出自己在罪中多么苦恼。常见有人明知自己所行的是犯罪的事,为何不快悔改呢?必是因为他不但不以罪为苦,倒反觉得罪中有快乐,若果如基督徒觉得罪担在身,(天路历程)压的非常难受,以致昼夜哭泣不止。或如保罗觉得被罪孽的捆绑,不得自由,就禁不住的哀叹说,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罪身的挟制呢?朋友阿,你也觉出你在罪中的苦况么?你还以苦毒为快乐,以茵陈为甘美么?无怪你还不知悔改。 三、恶罪 人果以罪为苦,即必以罪为可恶者,恶罪的心,即去罪的心。想神所以甘心舍了独生子,固然是由于爱人;却也是由于恶罪。信徒所以能悔改,能成圣,也是由于恶罪的心。凡罪孽的事,不但自己不做,即别人做也必厌恶。耶稣说你的右眼犯罪,就挖出来!你的右手犯罪,就砍了去,这挖眼砍手的力量,全是从恶罪而来,正如人身上有一疮,虽然甚爱其身体,却也情愿将疮割了去,即使连累好肉,也不惜。人恶罪的心,果如恶毒疮的心,还甘愿在罪中活,真是信不及的事。想自己的地位,所以降卑,和神所以远离!福气之所以失落!全由罪所致,焉得不恶罪呢,凡不恶罪者,必是还没觉出罪中的苦况来。 四、悔罪 人若果然看出罪恶的可恶处,是怎样叫天父伤心,是怎样叫圣灵担忧,是怎样叫自己吃亏,即万不能不懊悔自己的罪。如彼得之痛哭。如西门家的妇人以眼泪湿耶稣的脚。如大卫王昼夜以泪为饮食。如过奋兴会时有人为罪失声,甚至有时全堂哀哭起来,都是因为想到自己罪孽的可恶处。或因为辜负了神的恩典,或因为重钉了主的十字架,或因为消灭了圣灵的感动;焉能不因此流泪呢!焉能不为此伤心呢!焉能不痛悔自己的罪,自怨自恨,甚至放声大哭呢! 五、认罪 果悔罪者,必立时向神认罪,正如荡子想起他的罪过的时候,他那懊悔的心,就立时催他到父亲面前说,父亲阿,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大卫王懊悔自己罪的时候、切切的在神面前哭泣说:神阿!我惟得罪了你,在你面前作了恶事。凡真诚悔罪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像耶稣所说那上圣殿祈祷的税吏,在神前捶着胸说,求神怜悯我这有罪的人。而且也不是说一些通套的话,乃是将自己的罪,一一向神承认。不但将自己的罪陈明在神面前,若是有得罪人处,也必向人对面认罪。(雅五16) 六、胜罪 凡人真知罪恶的苦恼,真觉罪恶的可恶,真正为自己的罪痛哭,也不顾自己的体面,名誉,一直将自己的罪,向神向世人,承认出来。这样的人,罪在他身上,必再没有什么权力,他必能将罪心制服,将旧人踏在脚下。既已向神向人将罪从心中倒出来,是万不肯再蹈故辙的。看所罗门统治多邦,却不能制服自己的罪心,大卫参孙虽能胜过狮子,却不能胜过自己的罪恶;可知罪恶实在是最难胜过的。但真基督徒却终必胜过,如保罗说,感谢神,靠我主耶稣基督就能得胜了。 七、除罪 所说的除罪,不是但指靠十字架的功劳,将罪洗除,更是指赖十字架的能力,将罪离开,永不再犯。但非得了胜,不能不再犯。有许多教友只盼望靠耶稣赎罪,不盼望靠耶稣胜罪,不知耶稣救我们,不只是救我们脱离罪的刑罚,也是救我们脱离罪的权力!不只洗掉我们已犯的罪,也是救我们不再犯罪。如同保罗说:将那个犯罪的旧人,全行除灭,不但是同耶稣在十字架死,也是同耶稣在坟墓里葬埋了。所以一个真悔改的人,必是把罪债和神在耶稣身上算清了;也是从自己的全身,并内心,以及灵性中,完全除掉了。 诸君今果知罪,苦罪,恶罪,悔罪,认罪,胜罪,除罪,为一真悔改的人么?须知纵然经行这七步,也不过是走了悔改的一半路程。如人走错了路,若光离开错道,不过是走了一半路,必须再回到原路方可。所以人若只悔改一切的恶行,也不过是为真悔改的一半工夫。如耶稣所说的荡子悔改,就是将罪人真悔改的道,全形容出来,荡子不只是知过,不只是觉出自己的苦况,自怨,自恨,自悔,到父前认罪,胜过旧态,脱去旧日一切的罪行,以及身上的破烂衣服;也是穿上新衣,变了形像,遽然又一新人,复回了原来的地位。耶稣所言撒该的悔改,不但胜罪离罪,也是将所有一半赒济穷人,若是讹诈过人,便加四倍偿还。保罗所言遵着神的忧愁,也必从此生出许多善果来。(林后七11)这纔方可谓真悔改,所以真悔改,不只是关于消极方面,离去罪恶的地步。也有关于积极方面的,于积极方面的工夫,可分三步:(一)即识主——识主是关于知识,即真知道主并主的救恩,确与自己有密切关系。(二)即认主——认主是系乎情,不但识主,且觉得主之可慕可亲,满心倾向,愿承认他为个人的救主。(三)归主——归主是由于决心,愿一心投诚,归依他、靠赖他,接受他的救恩。如此一个真悔改的人,也就是一个真得救的人了。 查教中人确分五等(一)不知悔改——凡事自觉不错,自以为义。(二)悔不尽悔——凡无关紧要的过犯,属乎外面的轻而且小的过犯,时而懊悔;那重大的,要紧的,往往就自己掩藏起来。(三)悔而不改——虽常常懊悔,却常常去犯罪。(四)改不尽改——只改其外面,内心还是满了罪恶。(五)实行悔改——即向神之悔改,即完全奉献之悔改。诸君果为何等悔改呢,耶稣尝说一个罪人悔改,连天上的使者,也为他欢喜;可见悔改,为最快乐的事。不过一个人悔改,即惊动了天上的羣众,可见悔改乃最重大的事。一罪人悔改,天上的羣众皆欢喜,现在有多多罪人不悔改,他们是有多大的忧愁呢?诸君果是天上为你欢喜的人呢?还是天上为你忧愁的人呢?

Posted in 信息精选Messages, 灵修欣赏Devotional Articles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第三周 神的话

第三周 神的话 “神的话是永存的”(彼前1:25另译) 诗:当我们翻开,你每页奇妙话语; 记载各时代;人类历史的程序, 毁坏与悲哀──今日仍是这故事; 惟有神大爱,带来光明免罪死。 今天神的话是厉害的被人怀疑,有一个叫我们蒙福的思想,就是基督如何又用一节的圣经,便有充分的权柄,胜过魔鬼而叫他无言可答。我不赞成那些新奇式的解经;牛乳的精华,原是浮在上面的。 哦,神的话何等奇妙,能证实自己,话的本身是何等有力;但是只有圣灵,才能使这话在我们里面,发生力量。我们只有在与神同行的光景中,方能咀嚼到这话的甘甜,而获得饱足。在这方面,我信神的灵是我们绝对的导师,且在祂看为美时,可能赐给我们话中所含更丰富的意义;如果我们要涌出活水的江河,必须对神的话,有如饥如渴的光景。 让我们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今天心里所注意的是什么?所追求的是什么?你能否说,基督的话是丰富的存在你心里呢?我们可能是想念政治的事,市井闲谈的事,或自己的私事。我们的心思与工作,是否坝占了一天大部分的光阴呢?这样就不是想慕基督了。 离开圣灵的来摸神的话,是最危险不过的一件事,照我所知,叫人离开神最远的,是人与主的交通。在中断的光景中,而讲说真理,这里就有非常的危险性潜伏着。 神的启示不是向着“聪明通达的人”,而只是向着婴孩。断不是运用心思的力量,去断定神的事能叫人得祝福;乃是因有婴孩的灵,渴慕“纯净的灵奶”才能得到。就是地上最聪明的人,也必须如初生的婴孩那样来接触神的话。 经上每一句话,都能使我们的心灵得以饱受肥甘。 当以祈祷的心,和安静的灵来读你的圣经,该在其中寻求主自己,而不是寻找知识,当然知识也会得着的。但人若专心寻求神,就必蒙指引。 我恐怕……你们研究圣经太多,而读圣经太少。我自己时常觉得必须小心提防这一件事。我们之所以能进入圣经神的意念与计划,是由于神的启示,而不在于人的努力。我想没有人会误解,以为我不愿意人多多读圣经,但我真心想望的,乃是人要与神一起读。 只有一位真的晓得真理,因祂就是真理;祂对圣经是十分满意的,祂就是我们所信的主。神的话是够对付撒但的诡计。 当短暂的人生消逝以后,惟一能存到永远的,只有那真是有神话语所产生的东西。

Posted in 灵修欣赏Devotional Articles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隐密档案

隐密档案 在这个半醒半睡的时刻,我独自待在一个房间里。环顾四周,除了靠一面墙壁有一大堆迭起的档案盒外,并无其他使人特别注意的东西。这些档案盒从地面一直堆到天花板,几乎数不清。就像图书馆里那些帮读者查找书籍和资料的卡片柜一样,它们也是按主题依字母顺序排列的。   当我慢慢走近这些盒子时,我的目光立即被一个主题吸引住了:“我所喜欢过的姑娘”。我好奇地打开盒子,开始浏览卡片上的内容。   很快,我急忙关上盒子,因为我惊恐地发现,每一张卡片上的名字都是我所熟悉的,并且记录着我在每一个故事里扮演的角色。原来在这个寂静的小屋中,那一大堆档案盒里的卡片竟然系统地记录了我一生中的各种经历,而且巨细无遗地描绘了许多早已从我记忆中消失了的大小往事的细节!惊异和好奇,加上一种莫名的惶恐,驱使我开始信手打开这些档案盒,急欲知道里面究竟记录了哪些故事。   有些故事勾起我许多温馨、甜蜜的回忆,但更多的是让我深感羞惭、悔恨、无地自容,使我不时转身察看是否有人在背后偷窥我那些不可告人的隐情。在一个题为“朋友”的档案盒边上,另一个档案盒的题目是“我曾经背叛过的友谊”。我发现这些主题真是从世俗到怪诞应有尽有,例如:“我所读过的书”,“我所撒过的谎”,“我给过人的安慰和鼓励”,和“我听过的笑话”,等等。有些题目极其具体,使人忍俊不禁,例如“我对我的兄弟们大喊大叫过的话”;也有许多题目让人笑不出来,例如“我在愤怒中失去理智后的作为”,“我对父母不敬的嘀咕”,等等。总之,每个故事都使我无限惊叹,而且常常越是我恨恶的主题,卡片越多,而越是我所期望出现的主题,卡片越是少得可伶。   我简直难以相信,在我短短的二十年的生命里,怎么可能写下了这么多卡片!可事实就摆在我面前:每一个卡片上的字都清清楚楚是我自己的笔迹,并且赫然有我的亲笔签名。   当我抽出一个标有“我所听过的音乐”的档案时,我发现卡片上甚至记录了我所听过的每首歌曲的歌词!那个密密排满卡片的盒子被我抽出了六、七尺长还没有看到尽头。我赶快关上盒子,倒不是因为歌曲的内容让我羞愧,而是因为这些歌曲所代表的、被我浪费了的大量宝贵光阴让我汗颜。   当我再向前走了两步,走近一个标有“我有过的贪婪、淫荡的念头”的档案盒时,禁不住全身起了寒颤。我没有胆量去看那盒子里究竟有多少卡片,于是只抽出了其中一张卡片。天哪!上面的记录真是使我惊恐战栗、羞怒交加、无地自容。我那些羞于见人、无耻下流的内心活动,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此!我为自己感到恶心,并对自己产生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恼怒。   忽然,一个念头闪入脑际:我决不能让任何人看到这些卡片!决不能让任何人踏入这间屋子!我必须将这些卡片全部销毁!在疯狂的激动驱使下,我猛地抽出那盒卡片。我必须全部倒出来烧掉!然而,无论我用多大的力气在地上敲、砸,也无法使一张卡片落地。绝望中我使尽全身力气企图将卡片奋力抽出、撕毁,但它们像钢片一样强韧,无法毁坏。在极度的沮丧中,我只好将这个档案盒放回原处。   我怀着满腔自伶,垂头丧气地将额头靠在墙上,心中无比沮丧。就在这时,又有一个档案盒的标题映入我的眼帘:“我和这些人分享过耶稣基督的福音”。档案盒的金属把手十分铮亮,好像从未有人摸过一样。我轻轻一拉,一个不到三、四寸长的小卡片盒就掉在我的掌中,其中的卡片少得可怜。   回想起这二十年来的岁月,我的双眼开始模糊。我的双腿发软,我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羞愧的眼泪从心底涌起。我抬起泪眼,呆望着那一排排的档案盒,心中仍在无力地呼喊:不!我不能让人看见这些卡片!我不能让人知道这个房间的存在!我要将它牢牢封锁住,并将钥匙严严地藏起来!   就在这时,我发现一个人出现在我的面前。不!不可能是你!圣洁的主耶稣基督,你怎么在这个时候来到了这个地方!我以哀恸、无助的双眼,看着他开始阅读那些卡片。惶恐中我发现他那慈祥的脸上有无限的悲伤,那神情使我不敢抬眼正视。呵,主啊!你为什么单单挑出那些绝对见不得人的盒子!而且要察看其中每一张卡片!   主耶稣转身望着倦缩在墙角的我,眼中有无限的怜悯、无限的温柔。在这目光下我再也忍不住了,于是我双手掩面,低声饮泣。我原以为他要斥责、教训我,但他什么也没说,只跟我一同哭泣。   然后他站起来,又回到那无数排的档案盒前,将盒子一一抽出,开始在每一张卡片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我急忙跑过去,抢回他手中的卡片,口中喊着:不,主啊!千万不要!你圣洁尊贵的名字怎能签署在这满是污秽的卡片上呢?!但我发现,主耶稣用他尊贵的名字遮盖了这张张卡片上我卑贱的名字。那签名是那样鲜红,那样丰美,那样艳丽!于是我意识到,他是在用自己的鲜血在签名啊!他温柔地把那些卡片从我手中抽回,悲伤地对我笑了一笑,接着用他那双带着钉痕的手飞快地在卡片上签着他的名字。不一会儿,他已签完那些卡片,并将最后一个档案盒关上。他回到我的身边,一只手轻轻地按在我的肩上,慈声对我说:一切都已成了过去。我们走吧!于是他牵着我的手,将我拉起,领我走出了那个房间。   原来那个房间并没有锁,因为往后还有更多的卡片,在等待我去继续填写……

Posted in 灵修欣赏Devotional Articles, 短文欣赏Short Articles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放手

放手   放手,不等于不关心,只是我不能代替别人做事。   放手,不等于从此不管,而是明白我不该控制他人。   放手,就是不要提供所有答案,让别人从结果中来学习。   放手,就是承认无能为力,因为结果如何不在于我。   放手,就是不再试图改变或责备他人,因我只能改变自己。   放手,就是关心而非操心。   放手,就是不要替别人补救,只是表示支持。   放手,就是不要批评,让对方保有尊严。   放手,就是不要操纵结果,让别人自行决定。   放手,就是不要过分保护,让别人面对现实。   放手,就是不要否定,只是接纳。   放手,就是不要唠叨、叱责和争辩,而是反思己过,予以改正。   放手,就是不强求凡事照自己的意思,而是接受现状,珍惜每一刻。   放手,就是不再批评或勉强别人,而是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放手,就是不为过去感到遗憾,而是继续成长,为未来而活。 放手,就是少害怕一点,多爱一点。

Posted in 短文欣赏Short Articles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