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典中的教会
电影《荒岛逃生》里,有一个叫哈克·诺兰的人,因飞机失事坠海而幸存,漂流到一个小小的荒岛上,生活相当艰难,但这并不是他生存的问题,孤独、寂寞才是他活下去的最大的痛苦。后来他检到了一个从海里漂来的足球作为人类的印记而保存。有一次钻木取火时弄破了手掌,他狠狠地打了足球一巴掌,血渍印到皮球上,印出了一个人脸出来,他无意识地画出一个人的五官。从此他就把这个皮球视为一个人、一个伴侣,给“他”取名“韦丹”,同“他”说话、商量、争论。有一次跟“他”吵嘴,他发脾气把“他”扔到不知那里去,后来他带着哭腔到处呼喊着“他”的名字,到处寻找,比今天寻找金子的人更虔诚,看到这里,我强烈地体会到他处境的凄凉,感受到孤独对人心灵的折磨是多么的残酷;后来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韦丹”,他闪动着泪水,又激动又悔恨地说:“我错了,对不起,是我错了。”此情此景,我更清楚认识到,人是多么需要伴侣,多么需要相爱的对象啊!我有一种被圣灵责备的羞愧,多么想从今以后去拥抱每一个人!
“韦丹”一直是这个人活下去的精神之柱,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们彼此相伴了4年,后来他乘自制的木筏逃出荒岛时,“韦丹”一直激励着他与风浪博斗,使他获得勇气。在一次与风浪博斗的过程中,“韦丹”被风浪带走了,他扑向海里去救“他”,但因体力虚弱,根本追不上“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漂走了。接下来是戏剧的高潮:他高声呼唤着“韦丹”,好象真正的生离死别一样痛苦万分,这是没有经历过荒岛孤寂的人难以体验的感受,“韦丹”好象带走了他的意志和力量,他再也没有拼搏的气力了,于是瘫卧在破筏上,任其漂流……
对于我们来说,今日的世界犹如茫茫的大海,每一个基督徒都是一个孤岛上的“诺兰”,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找不到与之相通的语言,找不到生命的气息,我们是多么孤独,多么需要伴侣,需要爱啊。
看了这场电影后,我更深地感受到神创立教会的用意,我们真的要感谢神,他在创世前就为我们预备了“教会”的恩典;神深知人的需要,深知人心灵的渴望,因而为人在孤岛里预备了许许多多的“韦丹”,使我们能找到属灵的伴侣、心灵相通的对象,能够得到爱的激励、力量的扶持,能够去爱而且被爱着。
既然教会存在于当今世上,对我们而言是沙漠中的绿洲,旷野中的迦南美地,那么魔鬼就肯定千方百计地要去攻击这片土地,千百年来它从未放弃过破坏教会。我暂且不讲它用逼迫、异端、世界荣华等从外部来的攻击,仅从内部发起争斗的攻击就异常激烈。目的是使我们彼此争执、仇恨然后离散,以至使大家都成为孤岛上的“诺兰”,失去了心灵的沟通,失去了彼此的相助,使我们同世界“风浪”搏斗时失去勇气和力量。
一个人信主后不去教会,他的新生命就岌岌可危了,由此可知教会的存在对于神救赎的重要性和恩典性。记得我在开荒之初,曾来到一个穷乡僻壤,零零落落只有三几个信徒,他们孤孤单单,感到势单力薄,又苦于无人关心、无处寻找帮助,被世人瞧不起,艰难地维持着信仰。他们渴望有人在这里传福音,有聚会点,他们热情邀请人来讲道,甚至说出钱租一个地方给传道人住,奉献交通费等等,可见人们起初多么希望有一个自己教会,他们可以得到安慰得到爱,希望有人能够彼此同声同气、同心同德地一起走天路。
可是后来真的建立教会后又怎么样呢?后来又因为人的问题,大家在教会里很不痛快,彼此闹意见,互相埋怨。不少人反过来又认为:教会不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而是一个令人失望的地方,就不太愿意来教会了。由此可知道魔鬼糟蹋教会能到何等地步,教会因此已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和尊荣。
到处都可以看到魔鬼的诡计得逞,魔鬼得意的大笑,这怎么能不令人痛心、令人揪心呢?
要知道,在我们的信仰里有“教会”这回事,完全是因为神的恩典,他使我们在冷酷的世界了有了一个属于我们的家,教会是属灵生命成长的摇篮,就如我们肉身的成长需要一个家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属灵生命成长需要互相劝勉、互相关爱、互相教导、互相搀扶、互相指正,所以魔鬼想要扼杀我们的属灵生命时,就必须拆毁这个属灵的家,使我们彼此远离、各自为政,每个人都象荒岛上的“诺兰”一样自生自灭,这样教会的功能就被完全瓦解了,神的旨意就可能被彻底破坏。
俗话说:“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们也是身处在恩典之中,却不当它是一种恩典,我们常常陷入这种人性的局限里——当我们处在何等幸福恩典之中时,我们往往却感觉不出有什么幸福恩典的。只有当他一旦失去了这一切,才知道原来失去的是多么宝贵。在目前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不觉得生活是多么可贵了,但如果你有“幸”也象诺兰流落到荒岛上,你就会了解以往的生活是多么的可贵,逃生后就会格外珍惜这样的生活。
著名的学生民运领袖张伯笠弟兄在荒无人烟的荒原上逃难两年后,深有感触地慨叹:“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最可怕,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你——孤独。”
如果我们有机会尝试末世大患难中,有形的教会被强行取消时的那种滋味,我们就会感到现在所处的教会是多么可爱,是出于恩典了。然而我们常常忘恩负义,不知珍惜,甚至在恩典里放纵,成为破坏教会的一分子,就象猪糟蹋珍珠一样,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事啊。
神是为了使我们能有一个地方去感受神的爱,同时又能实践神的爱,因此设立了教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诺兰”,我们多么需要同声同气、心灵相通的伴侣,多么需要彼此的激励、扶持、安慰,这都只能在合一、彼此相爱的教会里找到。
如果你与人有意见、有矛盾、有磨擦,你要献上感谢,因为教会的功能正在发生功效,正要你去对付生命,修剪其不好的枯枝,神正在暗中察看你面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的态度……
没有一个人能在深山野林里“修道”成功的,如果只有一个人,你怎么知道自己的生命怎么样?没有与人产生问题,你就不知自己有何表现,也就无法检测你的生命如何。你怎么知道你心胸狭窄不狭窄,你有包容还是没有包容,你凶恶不凶恶……只有在人群里——社会、教会里,才能显出我们的生命到底是什么样的。反过来说,就算你知道自己有什么不好,你一个人也不能在深山野林里自己对付生命,否则,我们基督教最好也“出家”算了,但基督教是以入世更显其为真理的。因此修剪生命总需要一个“剪子”——别人就是你的“剪子”。当你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就是你对付生命最好的时候。神要籍着你与人发生矛盾,让你去找出自己的毛病,发现自己的毛病,——其实神是在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们去对付自己的老生命——这就是教会的功用,好让你在解决矛盾的时候,学习去“爱——包容、忍耐……”。
人与人相处总免不了有摩擦,就好象一台机器有磨合期一样,是很正常的事。只有透过磨合,才能使齿轮更完美、机器更畅顺。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的,当我们有磨擦时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毛病在那里?也籍着磨擦去掉不好的部分;教会中的人彼此受对付,大家相处的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如果我们能这样看问题,就能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对方的存在而彼此相爱了。
虽然我们在教会里有不同意见、有矛盾、有磨察,但我们仍然要存感谢的心,彼此相爱。你退一步想想,假如没有这些弟兄姐妹,我们在走这条天路的时候,是多么孤单、多么无助呀!我们实在需要“韦丹”,因此要从心里感到,我们谁也少不得谁,要感到对方的存在,就是你的福气、就是对你的恩惠;如果有人劝免你、指正你、甚骂你,你要感受到爱、感受到被关怀。
如果我们感到彼此的存在是那么重要,我们就很容易认错了。我们象诺兰一样地说吧,说:“我错了,对不起,是我错了。”当我们都能彼此认错、彼此认罪的话,我们就很容易相处了,教会就成为真正的家了。
默想与祷告:
你对教会的看法怎么样?
选择一个答案:1.不喜欢?2.没有什么,可有可无?3.有总比无好?4.好是好,却不是很重要?……还是很珍贵,很谢恩呢?
你的态度就决定你在教会的表现;你也可以从你在教会的表现,了解自己对教会的看法。
慈爱怜悯的神呀,祢爱我,为我预备了教会这个恩典,我要谢谢祢,我要珍惜它更过于珍惜我的生命,爱护它更过于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不再成为教会的破坏者,而是教会的维护者、站在破口上堵破口的人。阿们!
悔改:
你要为教会的建造,具体出一份力,去消除一个或几个人的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