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保灵 Stephen Livingston Baldwin

保灵 Stephen Livingston Baldwin

宣教士保灵是较早期的宣教士。早期的宣教士大多在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时期,厦门福州就继广州以后,成为宣教士的一个重要据点。而且因为它离美国比较近(东岸),所以以美国宣教士居多。保灵是美以美会的宣教士,即是今天美国卫理公会的宣教士,卫理宗在中国的首个据点就是在福州。这位宣教士在结婚以后一个月,就来到中国宣教,但是因水土不服之故,妻子不幸染病,在2年后回国治病的船上过身,年仅22岁。临终前她最后一句话是:”我很快乐,虽然觉得有点怪异,但我确实感到非常快乐!”

1862年4月,保灵在美国再次结婚,新娘是一位牧师的女儿。同年他们一起重返福州。1863年,保灵担任美华印书馆监督,又于1866年在福州基督教天安堂牧会。其中一位教友后来与保灵夫人一起发布”革除缠足论”五篇,散发于闽江上下游,反对妇女缠足之陋习。1868年,美以美会在福州创办”美会学塾”,以培养宣教人才,1873年改名为”福音书院”。

1868年,保灵受命执掌美以美会的时事通讯《宣教杂志》(The Missionary Recorder),并且担任该刊总编辑直到1882年因病退休。这份报纸后来发展成为一份跨宗派的时事通讯,并更名为《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这份期刊后来成为了解外国基督教差会在华宣教活动的最重要文献之一,我们所有读中国教会史的人,都不能忽视这份杂志,今天你仍可以在主要的图书馆内找到它的微缩胶片。

保灵是最早倡导中国教会经济自给的宣教士之一。他在福州多年宣教经历中,耳闻目睹了中国民众嘲笑外国差会供养的中国传道人,把他们形容为”吃外国饭,自然传外国教”的人。因此,他很早就提出了”中国教会要自养”的口号。1877年,他在上海的宣教士大会上做了《论本土教会自养》的长篇发言,提出中国教会的经济自给主张。他指出:”本土教会应尽早实现自养,而我们的责任是在权限范围内竭尽所能达致这一结果。这种主张现在已无人争议了,而且对此也不应有何争议”。他认为只有实现本土教会的自养,所谓”本土教会”才算实至名归。”一个依靠外国资金供养的教会只会受到猜疑。……在这种体制下的基督教无疑是发育迟滞且扭曲变形的,它没有脊梁”。保灵的提议和主张,受到众多宣教士的响应与支持。

足迹: 福州天安堂今天仍在:位于福州仓山区天安里的山坡上 华美印书馆–福建最大的出版机构,培训了人材,成立商务印书局,最终结业时器材也卖给他们 美会学塾-之后曾经和福州英华书院合并,今天成为了福州高级中学